《易传·革》

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易传·革》翻译及注释

译文
革,水火互相熄灭,二女住在一起,其心志不同,故称革。“巳日才有(变革的)诚心”,变革而使人相信。(变革时)必以文明而悦(人心),大“亨通”顺利,因其行正。变革得当,其“后悔”之事自然“消亡”,天地之气变化而四时形成,商汤、武王改姓受天命,上顺天时,下应人心。《革》卦时的作用太大啦!

注释
此释《革》卦卦名及卦辞之义。水火相息:《革》下离上兑,离为火,兑为泽,离火炎上,泽水润下,故泽火相互息灭。二女同居:《革》下离为中女,上兑为少女。不相得:离兑皆为女,而无男,故“不相得”巳日乃孚:到了巳日才有革命的诚心,巳,巳日,孚,诚信。文明以说:《革》下离为文明,上兑为说。汤武革命:商汤,武王改姓受天命。

易传简介
易传是理解易经的经典著作。《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属于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众多学者考证今本受道家阴阳家思想影响相当多,儒家伦理色彩较浓,而帛书本阴阳家自然色彩浓厚。我们还是要强调这样一种观点:就《易传》的思想体系来看,其自然主义的天道观,其由天道推衍人事的整体思维模式,其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思想等,有许多都与阴阳家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