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简介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梁溪区境内,北纬31°35′,东经120°15′周围,属天目山余脉,东西长3.9千米,南北宽3.6千米,周长13.3千米,总面积近1000公顷。惠山有九峰,最高峰为三茅峰,拔328.98米  。

惠山古称历山,相传舜帝曾躬耕于此山。西汉时期,道教三茅真君在山中修炼,于是称山中最高的三座山峰为“茅峰”。晋代僧人慧照曾居住在此,故改名慧山。后又改名惠山  。建国后,惠山山体已被开发为三个公园景区,分别为江苏惠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山公园、惠山古镇景区(内含锡惠公园)。

惠山的古诗词(共541首)

  • 81.《舟宿惠山寺前晓起清朝·曹仁虎斜月入篷窗,梦回暗泉响。深谈不成眠,遥夜得幽赏。渔歌何处来,隐隐闻荡桨。空林断雾横,野戍寒星朗。清阴媚沦涟,远色迷滉瀁。浮岚满前山,稍见朝旭上。平生丘壑心,暂此...
  • 82.《焦千之求惠山泉诗宋朝·苏轼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或为云汹涌,或作线断续。或鸣空洞中,杂佩间琴筑。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瓶罂走四海,真伪...
  • 83.《惠山寺与子羽话别明朝·华察看山不觉暝,月出禅林幽。夜静见空色,身闲忘去留。疏钟隔云度,残叶映泉流。此地欲为别,诸天生暮愁。
  • 84.《泛舟游惠山即景杂咏·其四清朝·乾隆精蓝西转有禅庵,啜茗听松此最堪。叠韵宁辞绮语过,前三三复后三三。
  • 85.《春暮新斋偕友人步入惠山憩秦氏园亭明朝·邹迪光 初阳革故阴,同人撰心赏。总辔涉原隰,谷风荐五两。牵裾袭芳郁,伐木递遐响。林叶渐蒙密,岩葩尽升长。钩云屡回复,名园出苍莽。旋从童稚入,复偕魔犊往。岩气乍扫涤,石...
  • 86.《再题惠山园八景·其一·载时堂清朝·乾隆山右夤缘山左来,书堂延得小徘徊。丁东漏里片时过,惜岂宁论分寸哉。
  • 87.《再题惠山园八景·其八·涵光洞清朝·乾隆岩围牝洞豁中央,不尽虚涵不尽光。试看珠含将玉蕴,大都能显在能藏。
  • 88.《登惠山酌第二泉次唐人壁间韵三首·其二明朝·彭孙贻命驾入岩曲,言访山中人。残梅尚作花,芳树一以新。泉声出幽涧,白石自磷磷。自顾远世踪,涤兹物外尘。登高望笠泽,微茫见青旻。空山独淹留,猿鹤可为邻。
  • 89.《陈方伯邀观惠山泉明朝·杨守阯古庙三贤在,方塘一鉴开。水流螭吻出,源发鹫峰来。树影波心见,茶香云外栽。竹炉有风味,醒却紫霞杯。
  • 90.《喜冬官钱士弘访予惠山草堂明朝·邵宝公来犹记十年前,我在山中正浚泉。陆羽水经应入妙,卢仝茶力漫通仙。閒边梦亦寻常见,病后诗曾一再传。他日风雩还有约,沧浪歌罢采金莲。
  • 91.《题惠山园清朝·乾隆一区山左学江南,初岁清閒取便探。不似似之浑似似,前三三即后三三。岂其园景心犹恋,祗彼舆情意所媅。却喜雪融春气润,柳条已有露珠含。
  • 92.《题惠山园八景·其五·水乐亭清朝·乾隆石泉真可听,丝竹不须多。声是八音会,徵为六合和。非关肖西浙,乍似遇东坡。群鹤神仙侣,还来按舞傞。
  • 93.《招同一峰约之清溪道人游惠山清朝·李雍来听鸟忽怜春,好山罗书幌。晴晨引遐睇,招侣共游赏。沿溪溯兰舟,蹑磴曳藜杖。丹扉对泉启,梅径披烟上。飞楼架高危,重檐邃幽敞。纡徐历岩谷,逍遥随俯仰。悠然松竹间,时闻...
  • 94.《水龙吟·惠山酌泉清朝·王鹏运 黛眉不点吴娃,淩波独秀空烟际。疏林霜染,深蹊苔涩,虚堂澜绮。溅沫跳珠,清声泻玉,石鳞荒翠。自凭阑照影,古人不见,閒愁逐,轻鸥起。
  • 95.《题惠山寺唐朝·张祜 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 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
  • 96.《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宋朝·苏轼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 97.《谢君实端明惠山蔬八品宋朝·邵雍八品山蔬尽药萌,何山采得各标名。山翁惊受霜台贶,即命山妻亲自烹。
  • 98.《惠山杂歌·漪澜堂下水长流明朝·邵宝漪澜堂下水长流,暮暮朝朝客未休。纵有《茶经》无陆羽,空教煎白老僧
  • 99.《惠山复古迹诗以美之明朝·卢一元 惠山绝胜称二泉,清流万古常涓涓。灵源东注蓉湖去,余浸犹滋数顷田。赞皇豪举置水递,竟陵逸致茶经传。古今题咏何颓沓,三吴仰汲人摩肩。一朝窜逸入深谷,幽人触目俱哗然...
  • 100.《惠山吟明朝·郑善夫 去年曾饮中泠水,今日初尝第二泉。我有灵泉甘比蜜,无名应是在山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