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山寺古诗词(共185首)
- 21.《留题金山寺》宋朝·张栻长江岷山来,灌注天下半。东行近海门,勇往更瀰漫。苍峦忽中流,屹立助杰观。孤根入层渊,秀色连两岸。我来最奇绝,霜月与璀璨。褰衣到绝顶,恍若上河汉。悠然发遐思,俯仰...
- 22.《游金山寺》清朝·郑用锡挂帆飞渡大江流,重踏金山最上头。缥缈云烟笼石塔,苍茫树木隐头洲。银涛涌出三千界,玉宇回看十二楼。身在东坡图画里,当年留带是奇游。
- 23.《王幼誉梦同登金山寺题楼额以开旸二字应之·其二》清朝·嵇永仁旸谷开时浴火珠,渡江春色柳梅俱。楼头收尽无边景,记得分明是此图。
- 24.《金山寺》宋朝·柴望
荻花芦叶正珊珊,山在长江寺在山。门迳但从船出入,僧房多住水中间。江空落日斜犹照,夜半秋潮去复还。吟兴未阑天欲曙,一行斜雁...
- 25.《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二》宋朝·晁补之不应无手是无拳,且看毛端现四天。似向吾家得消息,鼓山余响尚轰然。
- 26.《金山寺前泛舟西下》宋朝·艾可翁
机舂坎坎水潺潺,曲折舟行乱石间。无数水禽飞不起,杜鹃花满夕阳山。
- 27.《金山寺吉公房小酌》明朝·沈周尝惜忙未到,到来方悟闲。过江如隔世,入寺不知山。风气薄诗骨,夕阳浮醉颜。古人夸一宿,三宿我才还。
- 28.《登金山寺四首·其二》明朝·张萱水国开金界,江天耸玉台。中流双砥柱,一水两蓬莱。古刹临无地,毫光接上台。凭高最箫瑟,风雨隔江来。
- 29.《宿题金山寺》唐朝·刘沧
一点青山翠色危,云岩不掩与星期。海门烟树潮归后,
江面山楼月照时。独鹤唳空秋露下,高僧入定夜猿知。
萧疏水木清钟梵,颢气寒光动石池。
- 30.《游金山寺作》宋朝·曾巩候潮动鸣舻,出浦纵方舟。举箔见兹山,岿然峙中流。朱堂出烟雾,缥缈若瀛洲。十年入梦想,一日恣寻游。屐屦上层阁,披襟当九秋。地势已潇洒,风飙更飕飕。远挹蜀浪来,旁临...
- 31.《和兰畹登金山寺》清朝·刘大櫆天开吴楚画图雄,振策危矶逼太空。江海波涛环梵刹,楼台金碧起龙宫。云间一塔秋悬日,户外千帆晚飏风。无数蛟鱼蟠足底,听歌如识白头翁。
- 32.《缺席江右年会次韵向閒兄雨中至临川云山大金山寺兼应课》近现代·陈忠平东君如抱憾,尽日雨潸潸。亲恙稍难缓,儿心终不閒。囿身彭蠡水,飞思大金山。若见慈航里,纷携春色还。
- 33.《游金山寺用苏轼韵兼效其体》清朝·乾隆平生不戒游览兴,西浮于洛东观海,轻舟风利过维扬,此间初识有江在。巾流嵽嶫如补陀八功德水澄无波,精蓝信宿可留憩,层楼阿阁何须多。青雀黄龙尽收楫,笳吹笙歌送西日,帆...
- 34.《金山寺塔顶留题》明朝·尹体震风急乘舟破浪来,寺僧邀上最高台。云拖香阁浮空立,月照琼花入镜开。山势古今长作柱,潮声日夜似闻雷。登临正喜思乡望,况值新秋一雁哀。
- 35.《金山寺》唐朝·窦庠
一点青螺白浪中,全依水府与天通。晴江万里云飞尽,鳌背参差日气红。
- 36.《金山寺空上人院》唐朝·张乔
已老金山顶,无心上石桥。讲移三楚遍,梵译五天遥。
板阁禅秋月,铜瓶汲夜潮。自惭昏醉客,来坐亦通宵。
- 37.《题金山寺》唐朝·许棠
四面波涛匝,中楼日月邻。上穷如出世,下瞷忽惊神。
刹碍长空鸟,船通外国人。房房皆叠石,风扫永无尘。
- 38.《送僧归金山寺》唐朝·许浑
老归江上寺,不忘旧师恩。驻锡逢山色,停杯见浪痕。
秋涛吞楚驿,晓月上荆门。为访题诗处,莓苔几字存。
- 39.《金山寺》明朝·徐渭
山寺全浮水,秋来落叶纷。经楼一海尽,僧舍半江分。北渡维扬岸,南天建业云。何年走胡骑,惆怅倚斜曛。
- 40.《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宋朝·梅尧臣山与众山殊,寺非诸寺拟。无面不当江,有林皆照水。南泠隔吴会,北渡通扬子。还看上下帆,日日何常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