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汪居士

朝代:宋朝|作者:释宗杲|
一毛头上无边刹,决定识情难测量。
直下不生邪险见,壶中日月自然长。

猜您喜欢

  • 1.《古意四首·其四宋朝·雷琯贤王悲坠屦,贤妇念遗簪。重在不忘故,微物何所钦。嗟我昔游友,云路扬徽音。讵念宿昔好,弃掷各飞沈。昔如胶投漆,今如辰与参。桃李虽成蹊,谅无松柏心。
  • 2.《喜遇洪仲本于山南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为韵作十诗寄之兼呈驹父·其八宋朝·李彭禹金贡九牧,铸鼎知神奸。博学如地负,能发键与关。奇货只希价,妙语期藏山。要当继三代,何劳追二班。
  • 3.《江村苦雨元朝·刘宗远雨脚何时住,江流逐日深。一寒违众务,百虑集归心。夕景含饥色,春光堕积阴。去年携酒处,月满杏花林。
  • 4.《澹沧泾明朝·朱应祥湖上微风荡水开,鸟声飞过钓鱼台。暖云欲作桃花雨,一片轻阴柳外来。
  • 5.《朋山龙潭明朝·李士淳沧海盈虚几度更,青山姓字有朋名。云来远岫千岩秀,日出层崖万壑晴。积水成潭时作雨,依松辟谷静闻声。何年得遇羽衣者,夜半峰头吹玉笙。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