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蚕槌

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
三月将扫蚕,蚕妾具其器。
丘植先{左扌右得去彳}括,辟室亦涂塈。
众材疏以成,多薄所得寄。
拾老归簇时,应无惭弃置。

猜您喜欢

  • 1.《咏白鹦鹉五首·其一明朝·王渐逵巧向嫦娥启笑颜,水晶宫里暂栖安。惯从玉兔偷灵药,嬴得冰肌只耐寒。
  • 2.《有所思元朝·潘音中心有所思,蹙损双蛾眉。美人竟长往,使我叹离居。寂寞就孤枕,强眠谁得知。夜深清露重,飞梦欲何之。觉来日迟迟,分照上罗帏。妆台理云鬓,种种尽成丝。
  • 3.《除夕和石鸣咏明朝·吴铸不窥户外不闻兵,村野閒听爆竹声。世上升沈经几变,山中蓂荚未曾更。雁书音断知何在,柏叶香浮尽自倾。人地即今先得暖,江南无事只宜耕。
  • 4.《斐园杂咏十一首·其八·馀轩明朝·李云龙调高尝寡和,境绝每无邻。持留一席地,安顿世间人。
  • 5.《花马竹枝词七首·其七清朝·牛焘龙祠二月骞神丛,雪里山茶插鬓红。共道山灵从不老,山灵旧是白头翁。
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