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简介

咏物诗托物言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咏物诗(共408首)

  • 141.《北苑侍宴杂咏诗·竹唐朝·徐铉劲节生宫苑,虚心奉豫游。自然名价重,不羡渭川侯。
  • 142.《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朝·梅尧臣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护...
  • 143.《满庭芳·咏茶宋朝·米芾 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座中客...
  • 144.《咏双白鹭唐朝·雍陶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丝垂。立当青草人先见,行榜白莲鱼未知。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
  • 145.《石竹咏唐朝·王绩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 146.《咏湖中雁南北朝·沈约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 147.《叹花 / 怅诗唐朝·杜牧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148.《紫藤树唐朝·李白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 149.《秋莺五代·李煜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 150.《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唐朝·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 151.《咏白海棠清朝·曹雪芹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 152.《和湘东王横吹曲三首·紫骝马南北朝·萧纲贱妾朝下机,正值良人归。青丝悬玉蹬,朱汗染香衣。骤急珂弥响,跳多尘乱飞。雕胡幸可荐,故心君莫违。
  • 153.《鹧鸪天·谁折南枝傍小丛宋朝·郑少微谁折南枝傍小丛。佳人丰色与梅同。有花无叶真潇洒,不问胭脂借淡红。应未许,嫁春风。天教雪月伴玲珑。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
  • 154.《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宋朝·毛滂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 155.《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唐朝·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 156.《虞美人·胡蝶清朝·张惠言斜阳谁遣来花径,春色三分定。游丝无力系花腰,忙煞枝头相途乱红飘。
  • 157.《咏檐前竹诗南北朝·沈约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
  • 158.《北禽唐朝·李商隐为恋巴江好,无辞瘴雾蒸。纵能朝杜宇,可得值苍鹰。石小虚填海,芦铦未破矰。知来有乾鹊,何不向雕陵。
  • 159.《咏荔枝明朝·丘浚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 160.《咏菊明朝·丘浚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