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含有龙井的诗,共192首
- 161.《游龙井六首·其四》清朝·乾隆寒碧泠泠照,一泓万派源。遐思昔元净,于此阅高奔。寂室今何在,闲堂孰与论。楼台重冠岭,恐启后人言。
- 162.《龙井八咏·其二·涤心沼》清朝·乾隆云栖已有洗心亭,龙井复传涤心沼。涤之洗之名太纷,不及无心自了了。
- 163.《游龙井六首·其五》清朝·乾隆出峡酾泉流,垂虹飒似秋。有声惟寂耳,无色可当眸。桥尚苏诗缅,庵那米记求。挥毫亦偶尔,惭愧御书楼。
- 164.《龙井八咏·其四·风篁岭》清朝·乾隆听曲曾闻绝胜弦,老枝介介稚娟娟。分明好是三春景,忽讶清秋籁飒然。
- 165.《龙井八咏·其一·过溪亭》清朝·乾隆亭自亭而溪自溪,言传三笑信无稽。虽然久假不归者,千古人过尚重提。
- 166.《龙井道中杂纪·老僧病久声嘶喝》宋朝·周弼 老僧病久声嘶喝,屡说紫衣胜短褐。莫嫌两手渐拘挛,曾把御前供奉钹。
- 167.《龙井·其一》明朝·冯昌历源泉一滴海潮通,无限波涛发此中。试问龙归何处是,满林风起吼长松。
- 168.《横山龙井》明朝·杨体仁松根石栏空剥落,古甃苔深林影薄。一泓寒碧湛渟潆,神物何年露头角。黑云压山山欲平,夜半忽闻风雷争。明朝山下新雨足,野老扶犁歌太平。
- 169.《龙井八咏·其八·翠峰阁》清朝·乾隆翠峰却是新成阁,前度游情祗目前。问水寻山付馀事,观民察吏敕机权。
- 170.《游龙井六首·其三》清朝·乾隆竹粉皴晴雪,石泉飞响琴。听帷声最静,望与意俱深。壁有前春字,窗开此日襟。可云姑且置,得暇定重临。
- 171.《再游龙井即景杂咏六首·其五》清朝·乾隆有时鹤叫婆罗梵,到处泉淙空腹山。寂室閒堂迹谁辨,重看楼阁起其间。
- 172.《龙井八咏·其八·翠峰阁》清朝·乾隆八咏逮兹四度酬,翠峰廿载阅春秋。吟成去弗复回顾,结习由来不欲留。
- 173.《游龙井·致身通湿大槐梦》宋朝·喻良能致身通湿大槐梦,快意畋鱼紫石潭。何似相携古兰若,细看香篆味茶甘。
- 174.《再游龙井即景杂咏六首·其二》清朝·乾隆振鹭翻飞百尺流,声空尘耳色空眸。却曾识得根源处,一勺龙湫更上头。
- 175.《题钱维城龙井八咏诗图叠前韵作·其四·风篁岭》清朝·乾隆延寿山西耸碧岑,阴笼筱簜翠森森。祇今疑似风吹动,仍是春巡耳里音。
- 176.《游龙井六首·其一》清朝·乾隆地辟无双地,天开春闰天。千峰生霁霭,百道落流泉。马惜栈迟步,鸟欣树奏弦。过溪亭始到,心境已超然。
- 177.《龙井八咏·其七·神运石》清朝·乾隆移来不藉五丁穿,峭茜亭亭一朵莲。闻说铁牌同出井,依稀辨得赤乌年。
- 178.《再游龙井即景杂咏六首·其六》清朝·乾隆宜晴又复喜宜暄,绝胜春光大造恩。防误农蚕明返棹,名山不必更情敦。
- 179.《龙井八咏·其三·一片云》清朝·乾隆片石玲珑依碧峰,英英常带岫云浓。山庄别室斯津逮,对此依然仰圣踪。
- 180.《龙井八咏·其六·龙泓涧》清朝·乾隆石栏四面一泓清,可数须眉镜影呈。流出细渠原足底,山根闻作半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