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肇兴(1831~?),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咸丰三年(1853)入庠邑,补廪膳生。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表现极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称「白沙书院四杰」。咸丰九年(1859)中举,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以读书歌咏自娱。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县集集)之牛牯岭山中。是年七谋刺戴氏不成,几度濒于险境。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虽身在军旅,晚得閒时,往往秉烛赋诗,追悼阵亡战士,详录戴案经过,题为《咄咄吟》,乃台湾重要的历史文献。同治三年(1864)事平,陈肇兴返回乡里,设帐授学,门生有杨馨兰、杨春华、吴德功、许尚贤等,多为俊才之士。著有《陶村诗稿》六卷,并《咄咄吟》二卷合刊。  陈肇兴的《陶村诗稿》写至戴案结束止,由此作可见清代中叶崛起的台湾士子,思想取向与价值判断。不仅有个人心灵世界及理想抱负的抒写,诗作的关怀重心亦往往与生民百姓密切相关。在形式上,陈氏习惯以长篇歌行来抒怀、言志,诗作格雄健豪迈。门人吴德功在《陶村诗稿》序文中谓,肇兴之诗胎息于杜甫,可视为清中叶台湾文坛之「诗史」。《陶村诗稿》最早由门人林宗衡等校刊,光绪四年(1878)夏季初刻,乙未之役,版毁于兵燹。后彰化人杨珠浦在大正元年(1912)得抄本于书肆,遂于昭和二年(1937)重刊。民国五十一年(1962)台湾文献丛刊本据杨抄本排印;1971年郑喜夫以连横所藏原刊本为底本〖编者按:据连横《台湾诗荟》创刊号〈遗集待刊预告〉:「彰化陈伯康孝廉著有《陶村诗稿》八卷,版久毁失,印本亦亡。全台仅存二部,一在余处,一为林黄君丕承所藏。」〗,另以杨氏本、文丛本合校,是为郑校本。1992年龙文出版社据杨珠浦本重印,而将郑氏校本标注于眉批以供参考,编为「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集第四册。以下作品以杨珠浦版本(以下简称「杨本」)为底本,郑校本(以下简称「郑本」、「郑注」)为辅,进行编校。(施懿琳撰)

陈肇兴的诗词全集、诗集(469首全)

  • 181.《虎子山歌清朝·陈肇兴虎子山,禾芄芄,昔时民田今在官。官家有田万千顷,取诸顽民民不省。田园父老为予言,此是当时陈家园。陈家昔日擅豪华,侠少盈门囚在家。市上杀人官不问,栏中盗牛谁敢拿?...
  • 182.《登赤嵌城·其一清朝·陈肇兴嶒嵘山势接苍穹,俯瞰茫茫大海中。此日万家登版籍,当年三度据枭雄。云生蜃气连城白,日照龙鳞满郭红。目极中原天万里,乘槎我欲借长风。
  • 183.《春兴·其二清朝·陈肇兴点墨研朱手不停,小窗閒坐读黄庭。嫩花避日千房敛,古树当风一面青。叶底和鸣莺唤友,枝头对语燕梳翎。年年积卷埋头老,销尽雄心是六经。
  • 184.《山居漫兴·其五清朝·陈肇兴偶阅岩前稼,时来原上行。分秧迟闰夏,种豆急新晴。地瘦宜瓜植,田硗带石耕。谁知抱瓮者,原是一书生。
  • 185.《蔡杏垣山水画册·其三清朝·陈肇兴古寺藏修竹,滞舟宿蓼花。不知红树里,多少野人家。
  • 186.《七月望后谋刺逆首不中,几罗飞祸,口占纪事清朝·陈肇兴贼势延三县,臣心尽一锥。皇天竟大醉,此地复何之。速死祈宗祝,长饥学伯夷。抚躬今不愧,一见幸无亏。
  • 187.《杂诗·其三清朝·陈肇兴秋鹗翔千仞,不肯随众鸟;杰士贵独立,落落出人表。与其失之随,毋宁蹈其矫;龙、比伏斧刀,夷、齐甘饿
  • 188.《腊日清朝·陈肇兴腊日浑如夏,单衣不用棉。鸟啼山更寂,花落树犹妍。报国唯凭胆,书空不问天。终朝林箐里,谁识赤心坚?
  • 189.《前从军行,仿杜前出塞体九首·其二清朝·陈肇兴丈夫志四方,何况无妻子。平旦见军书,薄暮辞乡里。性命托旗枪,前行办一死。白浪高于山,吞声渡海水。
  • 190.《哭仲义弟·其一清朝·陈肇兴记得绳床共被时,十年风雨苦难支。代供甘旨持筹窘,不耐嬉游秉性奇。累重怜予登第晚,家贫误汝读书迟。池塘旧梦空回首,落日荒原万古悲。
  • 191.《城破,喜二弟挈家眷至·其二清朝·陈肇兴出郭才三日,思家抵一年。无人问消息,何处脱烽烟。握手惊初定,闻言泪未涟。联床对灯火,破屋话缠绵。
  • 192.《清明同友人游八卦山·其一清朝·陈肇兴偶值清明节,邀朋上翠微。雨随啼泪下,风捲纸钱飞。世乱邱陵变,民穷祭扫稀。登高无限感,搔首共歔欷。
  • 193.《花朝喜闻官军罗山大捷,嘉围以解清朝·陈肇兴横海谁登大将坛,指挥万骑入罗山。民能死守真知义,贼纵生逃半不还。报国有心欣得间,请缨无路且偷閒。百花满眼添生意,似为官军一破颜。
  • 194.《待人坑清朝·陈肇兴山围乱冢树交加,竹舍茅檐共数家。廿四番风都过了,居人犹卖一园花。
  • 195.《哭仲义弟·其四清朝·陈肇兴兼旬抱病卧方床,问药求神大小忙。生自图形贻弱媳,死犹忍泪恋高堂。情兼孝弟目难瞑,说到箕裘悲更长。一语告君须记取,友于世世莫相忘。
  • 196.《大墩与廖沧洲茂才夜话,即叠原韵奉答·其三清朝·陈肇兴檐溜急迢迢,伊人破寂寥。诗情云外树,画意雪中蕉。山色临窗近,溪流入海遥。羡君歌古调,佳句比香萧。
  • 197.《忆简荣卿孝廉同年·其二清朝·陈肇兴买笑千金撤手轻,青楼当日久知名。青樽绿酒春修禊,铁板铜槽夜选声。万事让君先得子,几人因我误怜卿。如今颔下都如戟,老大何堪话旧情。
  • 198.《浊水溪清朝·陈肇兴滚滚沙兼石,奔流疾似梭。九州添黑水,一笑比黄河。雷雨驰声壮,沧桑阅世多。不堪频唤渡,平地有风波。
  • 199.《咏史十二首·其四·西晋清朝·陈肇兴吴、蜀平来魏祚移,乾坤才合又分离。羊车十里宫人泪,蛙鼓数声帝子悲。名士清谈空复尔,诸王搆怨欲何为?伤心一片中原土,付与羌胡竟不支!
  • 200.《虞公庵清朝·陈肇兴一卧东山寺,千年姓氏留。相韩卑蒯彻,尊汉重班彪。烈火终难动,高风孰与俦!南丰凭吊处,台殿已芳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