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的诗词曲代表作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储光羲的诗词全集、诗集(174首全)

  • 41.《题应圣观唐朝·储光羲 空中望小山,山下见馀雪。皎皎河汉女,在兹养真骨。 登门骇天书,启籥问仙诀。池光摇水雾,灯色连松月。 合砖起花台,折草成玉节。天鸡弄白羽,王母垂玄发。 北...
  • 42.《昭圣观唐朝·储光羲 主家隐溪口,微路入花源。数日朝青阁,彩云独在门。 双楼夹一殿,玉女侍玄元。扶橑尽蟠木,步檐多画繙。 新松引天籁,小柏绕山樊。坐弄竹阴远,行随溪水喧。 石...
  • 43.《赴冯翊作唐朝·储光羲 本自江海人,且无寥廓志。大明耀天宇,霭霭风雨被。 迢递别荆吴,飘飖涉沂泗。广川俟舟楫,峻坂伤骐骥。 蹭蹬失归道,崎岖从下位。西出太华阴,北走少梁地。 葱...
  • 44.《沧浪峡唐朝·储光羲 沧浪临古道,道上若成尘。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 45.《题辛道士房唐朝·储光羲 全神不言命,所尚道家流。迨此远南楚,遂令思北游。 先生秀衡岳,玉立居玄丘。门带江山静,房随瑶草幽。 逍遥三花发,罔象五云浮。自有太清纪,曾垂华发忧。 大...
  • 46.《京口留别徐大补阙赵二零陵唐朝·储光羲 皇州月初晓,处处鼓钟喧。树出蓬莱殿,城开阊阖门。 近臣朝琐闼,词客向文园。独有三川路,空伤游子魂。
  • 47.《新丰主人唐朝·储光羲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 48.《洛阳东门送别唐朝·储光羲 东城别故人,腊月迟芳辰。不惜孤舟去,其如两地春。 花明洛阳苑,水绿小平津。是日不相见,莺声徒自新。
  • 49.《和张太祝冬祭马步唐朝·储光羲 故坛何肃肃,中野自无喧。烈火见陈信,飏言闻永存。 房星隐曙色,朔风动寒原。今日歌天马,非关征大宛。
  • 50.《陇头水送别唐朝·储光羲 相送陇山头,东西陇水流。从来心胆盛,今日为君愁。 暗雪迷征路,寒云隐戍楼。唯馀旌旆影,相逐去悠悠。
  • 51.《过新丰道中唐朝·储光羲 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雨多车马稀,道上生秋草。 太阴蔽皋陆,莫知晚与早。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 诏书植嘉木,众言桃李好。自愧无此容,归从汉阴老。
  • 52.《送沈校书吴中搜书唐朝·储光羲 郊外亭皋远,野中岐路分。苑门临渭水,山翠杂春云。 秦阁多遗典,吴台访阙文。君王思校理,莫滞清江濆。
  • 53.《题虬上人房唐朝·储光羲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江寒池水绿,山暝竹园深。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
  • 54.《同王十三维哭殷遥唐朝·储光羲 生理无不尽,念君在中年。游道虽未深,举世莫能贤。 筮仕苦贫贱,为客少田园。膏腴不可求,乃在许西偏。 四邻尽桑柘,咫尺开墙垣。内艰未及虞,形影随化迁。 茅...
  • 55.《同张侍御宴北楼唐朝·储光羲 今之太守古诸侯,出入双旌垂七旒。朝览干戈时听讼, 暮延宾客复登楼。西山漠漠崦嵫色,北渚沉沉江汉流。 良宵清净方高会,绣服光辉联皂盖。鱼龙恍惚阶墀下, 云...
  • 56.《官庄池观竞渡唐朝·储光羲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 57.《贻袁三拾遗谪作唐朝·储光羲 倾盖洛之滨,依然心事亲。龙门何以峻,曾是好词人。 珥笔朝文陛,含章讽紫宸。帝城多壮观,被服长如春。 天子俭为德,而能清约身。公卿尽虚位,天下自趣尘。 如...
  • 58.《仲夏饯魏四河北觐叔唐朝·储光羲 落日临御沟,送君还北州。树凉征马去,路暝归人愁。 吴岳夏云尽,渭河秋水流。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
  • 59.《华阳作贻祖三咏唐朝·储光羲 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 日余久沦汩,重此闻霜风。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 凄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 夫...
  • 60.《泊舟贻潘少府唐朝·储光羲 行子苦风潮,维舟未能发。宵分卷前幔,卧视清秋月。 四泽蒹葭深,中洲烟火绝。苍苍水雾起,落落疏星没。 所遇尽渔商,与言多楚越。其如念极浦,又以思明哲。 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