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方干的诗词全集、诗集(331首全)

  • 221.《赠美人四首唐朝·方干 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舞袖低徊真蛱蝶, 朱唇深浅假樱桃。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 才会雨云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 严冬忽作看花日,盛...
  • 222.《再题龙泉寺上方唐朝·方干 牛斗正齐群木末,鸟行横截众山腰。路盘砌下兼穿竹, 井在岩头亦统潮。海岸四更看日出,石房三月任花烧。 未能割得繁华去,难向此中甘寂寞。
  • 223.《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唐朝·方干 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闲花半落犹迷蝶,白鸟双飞不避人。树影兴馀侵枕簟,荷香坐久著衣巾。暂来此地非多日,明主那容借寇恂。
  • 224.《题盛令新亭唐朝·方干 举目岂知新智慧,存思便是小天台。偶尝嘉果求枝去, 因问名花寄种来。春物诱才归健笔,夜歌牵醉入丛杯。 此中难遇逍遥事,计日应为印绶催。
  • 225.《山中唐朝·方干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只向阶前便渔钓, 那知枕上有云霞。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 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姓名未及陶弘景, 髭...
  • 226.《东阳道中作唐朝·方干 百花香气傍行人,花底垂鞭日易醺。 野父不知寒食节,穿林转壑自烧云。
  • 227.《德政上睦州胡中丞唐朝·方干 上德由来合动天,旌旗到日是丰年。群书已熟无人似,五字研成举世传。莫道政声同宇宙,须知紫气满山川。岂唯里巷皆苏息,犹有恩波及钓船。
  • 228.《桐庐江阁唐朝·方干 风烟百变无定态,缅想画人虚损心。卷箔槛前沙鸟散, 垂钩床下锦鳞沈。白云野寺凌晨磬,红树孤村遥夜砧。 此地四时抛不得,非唯盛暑事开襟。
  • 229.《哭江西处士陈陶唐朝·方干 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虽云挂剑来坟上, 亦恐藏书在壁中。巢父精灵归大夜,客儿才调振遗风。 南华至理须齐物,生死即应无异同。
  • 230.《忆故山唐朝·方干 旧山长系念,终日卧边亭。道路知已远,梦魂空再经。 秋泉凉好引,乳鹤静宜听。独上高楼望,蓬身且未宁。
  • 231.《春日唐朝·方干 春去春来似有期,日高添睡是归时。虽将细雨催芦笋, 却用东风染柳丝。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 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
  • 232.《牡丹唐朝·方干 不逢盛暑不冲寒,种子成丛用法难。醉眼若为抛去得, 狂心更拟折来看。凌霜烈火吹无艳,裛露阴霞晒不干。 莫道娇红怕风雨,经时犹自未凋残。
  • 233.《雪中寄李知诲判官唐朝·方干 聚散联翩急复迟,解将华发两相欺。虽云竹重先藏路, 却讶巢倾不损枝。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 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
  • 234.《越州使院竹唐朝·方干 莫见凌风飘粉箨,须知碍石作盘根。细看枝上蝉吟处, 犹是笋时虫蚀痕。月送绿阴斜上砌,露凝寒色湿遮门。 列仙终日逍遥地,鸟雀潜来不敢喧。
  • 235.《题龙瑞观兼呈徐尊师唐朝·方干 或雨或云常不定,地灵云雨自无时。世人莫识神方字, 仙鸟偏栖药树枝。远壑度年如晦暝,阴溪入夏有凌澌。 此中唯有师知我,未得寻师即梦师。
  • 236.《寄于少监唐朝·方干 修持清苦振佳声,众鸟那知一鹗情。蹑履三千皆后学, 抟风九万即前程。名将日月同时朽,身是山河应数生。 从此云泥更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 237.《秋晚林中寄宾幕唐朝·方干 八月萧条九月时,沙蝉海燕各分飞。杯盂未称尝生酒, 砧杵先催试熟衣。泉漱玉声冲石窦,橘垂朱实压荆扉。 无过纵有家山思,印绶留连争得归。
  • 238.《与乡人鉴休上人别唐朝·方干此日因师话乡里,故乡风土我偏谙。一枝竹叶如溪北,半树梅花似岭南。山夜猎徒多信犬,雨天村舍未催蚕。如今休作还家意,两须垂丝已不堪。
  • 239.《重寄金山寺僧唐朝·方干 风涛匝山寺,磬韵达渔船。此处别师久,远怀无信传。 月华妨静烛,鸟语答幽禅。已见如如理,灰心应不然。
  • 240.《称心寺中岛唐朝·方干 水木深不极,似将星汉连。中州唯此地,上界别无天。 雪折停猿树,花藏浴鹤泉。师为终老意,日日复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