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方干的诗词全集、诗集(331首全)

  • 121.《偶作唐朝·方干 直为篇章非动众,遂令轩盖不经过。未妨溪上泛渔艇, 又为门前张雀罗。夜学事须凭雪照,朝厨争奈绝烟何。 若于岩洞求伦类,今古疏愚似我多。
  • 122.《清源标公唐朝·方干 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年到白头日,行如新戒时。 瓶添放鱼涧,窗迥袅猿枝。此地堪终老,迷痴自不知。
  • 123.《题碧溪山禅老唐朝·方干 师步有云随,师情唯鹤知。萝迷收朮路,雪隔出溪时。 竹狖窥沙井,岩禽停桧枝。由来傲卿相,卧稳答书迟。
  • 124.《题慈溪张丞壁唐朝·方干 因君贰邑蓝溪上,遣我维舟红叶时。共向乡中非半面,俱惊鬓里有新丝。伫看孤洁成三考,应笑愚疏舍一枝。貌似故人心尚喜,相逢况是旧相知。
  • 125.《嘉兴县内池阁唐朝·方干 指画应心成,周回气象清。床前沙鸟语,案下锦鳞惊。 细柳风吹旋,新荷露压倾。微芳缘岸落,迸笋入波生。 舴艋舟中醉,莓苔径上行。高人莫归去,此处胜蓬瀛。
  • 126.《赠许牍秀才唐朝·方干 理论与妙用,皆从人外来。山河澄正气,雪月助宏才。 傲世寄渔艇,藏名归酒杯。升沈在方寸,即恐起风雷。
  • 127.《送郑端公唐朝·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 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 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 128.《赠邻居袁明府唐朝·方干 隔竹每呼皆得应,二心亲熟更如何。文章锻炼犹相似,年齿参差不校多。雨后卷帘看越岭,更深欹枕听湖波。朝昏幸得同醒醉,遮莫光阴自下坡。
  • 129.《送剡县陈永秩满归越唐朝·方干 俸禄三年后,程途一月间。舟中非客路,镜里是家山。 密雪沾行袂,离杯变别颜。古人唯贺满,今挈解由还。
  • 130.《早春唐朝·方干 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一时。正气才随灰律变, 残寒便被柳条欺。冰融大泽朝阳觉,草绿陈根夜雨知。 不信风光疾于箭,年来年去变霜髭。
  • 131.《重阳日送洛阳李丞之任唐朝·方干 为文通绝境,从宦及良辰。洛下知名早,腰边结绶新。 且倾浮菊酒,聊拂染衣尘。独恨沧州侣,愁来别故人。
  • 132.《途中寄刘沆唐朝·方干 登车误相远,谈笑亦何因。路入潇湘树,书随巴蜀人。 敛衣寒犯雪,倾箧病看春。莫负髫年志,清朝作献臣。
  • 133.《路入金州江中作唐朝·方干 棹寻椒岸萦回去,数里时逢一两家。 知是从来贡金处,江边牧竖亦披沙。
  • 134.《岁晚言事寄乡中亲友唐朝·方干 急景苍茫昼若昏,夜风干峭触前轩。寒威半入龙蛇窟, 暖气全归草树根。蜡烬凝来多碧焰,香醪滴处有冰痕。 尺书未达年应老,先被新春入故园。
  • 135.《赠申长官唐朝·方干 言下随机见物情,看看狱路草还生。 旅人莫怪无鱼食,直为寒江水至清。
  • 136.《送吴彦融赴举唐朝·方干 用心精至自无疑,千万人中似汝稀。上国才将五字去, 全家便待一枝归。西陵柳路摇鞭尽,北固潮程挂席飞。 想见明年榜前事,当时分散著来衣。
  • 137.《僧院小泉井唐朝·方干 亦恐浅深同禹穴,兼云制度象污樽。窥寻未见泉来路, 缅想应穿石裂痕。片段似冰犹可把,澄清如镜不曾昏。 欲知到底无尘染,堪与吾师比性源。
  • 138.《赠功成将唐朝·方干 定难在明略,何曾劳战争。飞书谕强寇,计日下重城。 深雪移军夜,寒笳出塞情。苦心殊易老,新发早年生。
  • 139.《山中即事唐朝·方干 趋世非身事,山中适性情。野花多异色,幽鸟少凡声。 树影搜凉卧,苔光破碧行。闲寻采药处,仙路渐分明。
  • 140.《听段处士弹琴唐朝·方干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泉迸幽音离石底, 松含细韵在霜枝。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