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费墨娟的诗词全集、诗集(387首全)

  • 261.《秋日书怀二首·其二清朝·费墨娟一腔孤愤未能消1,冷看东邻兵马骄2。愧我忧愁驱不尽,时生时退似江潮。
  • 262.《和曹先生解馆之作清朝·费墨娟彩毫拈就写云笺,忽听骊歌唱绮筵1。立马难留何迅速2,离亭追饯总缠绵。家贫每愧斋厨淡3,植薄4深蒙化雨妍5。安得行装他日束,传经绛帐再盘旋。
  • 263.《春日遣兴清朝·费墨娟声声鸿雁唳空虚1,疾疾2光阴等3隙驹4。窗外惊闻梧叶落,镜中愁见鬓丝疏。积来阿堵5缘沽酒6,欲典春衣为买书。醉后行吟堪遣兴,利名心事早消除。
  • 264.《叠《山居》原韵清朝·费墨娟长诵金刚般若经1,逍遥物外养虚灵2。居因近竹心无俗,性喜培花手不停。细草作裀流作枕3,远山为户石为屏。松林反照天然画4,一路樵歌醉后听。
  • 265.《秋日舟泊青龙阁二首(1)·其二清朝·费墨娟青龙阁上任遨游,四面风光画里收。鱼艇往来喧晚市,雁声嘹亮起汀洲1。一湖秋水明如镜,两岸垂杨翠欲流。他日兰房归去后2,也应魂梦恋清幽。
  • 266.《晏夜(1)清朝·费墨娟溶溶2月色逗清光3,静坐深闺引兴长。忽听小鬟来报道4,多时花影上东墙5。
  • 267.《忆王母(1)清朝·费墨娟昏昏残月夜三更,倚枕微吟梦不成。太息阿婆何处去2,耳边犹听唤儿声3。
  • 268.《七夕清朝·费墨娟金风玉露夜悠悠1,此夕天街会女牛2。作到神仙难免俗,一如尘世说离愁。
  • 269.《哭阿嫂三首·其一清朝·费墨娟花筛月影夜沉沉,抚景伤情百感侵1。君若有情魂莫散,梦中随我共谈心。
  • 270.《七夕漫题二首·其二清朝·费墨娟穿针女伴话从容1,风冷银河露转浓。底事痴情看不破2,一年何必一相逢?
  • 271.《和纪姑公五首·其三清朝·费墨娟声声杜宇唤春归1,转瞬红愁绿又稀。底是老翁休远虑,聊寻诗酒且相依。
  • 272.《书感清朝·费墨娟炉香经卷1伴清幽,长闭柴门避酢酬2。识得繁华原梦幻,看来身世等云浮。无聊敲句寻生趣,着意看花遣宿愁3。最爱闲庭风吹柳,一弯眉月挂楼头。
  • 273.《思乡二首(集句)·其一清朝·费墨娟尽日吟诗愁肺肝1,故园东望路漫漫2。鱼书欲寄何由达3?万叠山围六六滩4。
  • 274.《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云句)·其三清朝·费墨娟也知作妇古称难1,但得2宁馨3百虑宽4。莫念高堂双白发5,殷勤我自劝加餐6。
  • 275.《有感二首·其一清朝·费墨娟呜咽虫声四壁鸣,孤吟搔首到三更1。何缘2觅得尚方剑3,好替人间斩不平。
  • 276.《立秋有感清朝·费墨娟频更暑气1动葭灰2,岁月如流莫挽回。嘹亮雁声寒又到,高梧叶落送秋来3。
  • 277.《月夜二首·其一清朝·费墨娟微风剪剪夜生凉1,最爱蔷薇一院香。闲倚栏杆人立久,忽惊月影转回廊。
  • 278.《夜坐清朝·费墨娟悄把湘帘下1,无聊倚竹床。敲诗嫌韵险2,拥卷爱宵长3。细拨灰馀火,重添篆尽香4。蕉窗风雨急5,抚景倍凄凉。
  • 279.《春日寄怀阿嫂二首·其一清朝·费墨娟四面风号助啸歌1,关山迢递近如何?三年归省原非早2,一月离群已觉多3。人为愁牵抛绣谱4,诗从别后冷吟窠5。几回欲寄相思字,目断天涯雁未过。
  • 280.《秋夜偶赋清朝·费墨娟橙香阵阵逗窗纱,秋气宜人睡味嘉。好梦乍惊风过竹,疏帘半卷月当花1。白添两鬓思亲老2,红遍千林感物华3。惆怅光阴同逝水,始知反哺不如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