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费墨娟的诗词全集、诗集(387首全)

  • 281.《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其四清朝·费墨娟条垂大道自生怜,历尽风霜锁谨严。长为别离情缱绻1,漫因零落意缠绵。秋怀无奈悲今日,春景何堪忆往年。多少天涯憔悴客,闲愁应锁灞桥边2。
  • 282.《冬夜书怀清朝·费墨娟猊鼎1香残一篆横2,谯楼鼓响报三更3。寒生绮阁霜初下,风卷湘帘月正明4。叶落好看梅影瘦,夜阑时听雁声清。无端触景翻成感,世事如波总不平。
  • 283.《春日杂咏四首·其三清朝·费墨娟日影模糊雾半遮,氤氲天气薄寒加1。忙中不识春深浅,开遍荼縻一树花2。
  • 284.《和人悼亡原韵三首·其一清朝·费墨娟相思何必太伤情,未了今生拟再生1。自古佳人难到老,须知日月有亏盈。
  • 285.《小楼夜雨清朝·费墨娟珠帘不卷上银钩1,独拥残釭坐小楼2。窗外蕉声阶下雨3,听来点滴在心头。
  • 286.《临江仙·寄怀阿嫂清朝·费墨娟虫韵风声添寥寂,新寒初透帘前。无情日月又经年。黄花香满径,不觉已秋天。记得故园欢聚处,而今回首依然,雪泥1犹认旧因缘2。衷情何处诉,和泪托云笺。
  • 287.《答陈怡萱女史依原韵三首·其二清朝·费墨娟搦得1如花管2,何妨是女身?琴书伴永昼,风月有芳邻。谊缔三生幸3,交联一片神。愿添双羽翼,飞傍有情人。
  • 288.《病中得句二首·其一清朝·费墨娟寂寂门常掩,悠悠夜似年。头如山岳重,心若茧丝缠。断续嫌钟急,滂沱恨雨颠。谁人推国手1,来解劫中天2?
  • 289.《夏夜感怀清朝·费墨娟浴罢兰汤1试薄罗2,妆台斜倚扫双蛾3。贪看明月帘常卷,喜赋新诗墨屡磨。露湿闲阶花影重,风来别院竹声多4。朱楼永夜笙歌里,可有闲情似我么?
  • 290.《寄怀十四嫂清朝·费墨娟邂逅逢君恨已迟,相依无奈又相离。花前望断三更月,窗下抛残一局棋。缥缈云山空有梦,缠绵情绪只凭诗。何时下榻深闺里,剪烛1西楼醉酒卮2?
  • 291.《落花有感清朝·费墨娟惆怅连宵雨并风,飞花逐水任西东。飘摇荒道残阳里,点染疏窗晓雾中。大抵荣枯1关气数2,莫将零落怨天公。古来英杰知多少,一样沉沦与尔同。
  • 292.《即事赠二姑墨娟(云句)清朝·费墨娟浓阴满院夏初时,欲解闲情且弈棋。局罢1昼长无个事2,笑拈蕉叶写新诗。
  • 293.《悼亡夫十五首·乙巳岁·其三·作清朝·费墨娟怕看月照画眉窗1,映得空房影不双。恨煞黄泉难共到,茕茕2有泪对寒釭3。
  • 294.《和纪姑公五首·其四清朝·费墨娟窗纱微启月光来,夜静遥闻玉笛哀。久坐不知更漏永,忽惊花影上瑶台1。
  • 295.《重阳日和句清朝·费墨娟愧无好句和来诗,欲待吟坛一哂之1。特为重阳佳节近2,香醪3准拟醉东篱4。
  • 296.《寄蕲春陈怡萱女史三首·其一清朝·费墨娟奉读1阳春调2,闻名怅隔天。三生空有梦3,一面竟无缘。纸短情难尽,书成雁代传。迢迢江水阔,目断楚云边4。
  • 297.《秋夜不寐二首·其一清朝·费墨娟惆怅光阴指一弹,卷帘枫叶又飘丹。香消猊鼎烟犹袅1,酒热银铛漏已残2。几阵雁声惊短梦,一庭花影上朱栏。披衣起步荒园里,风静枝头露未干。
  • 298.《秋日遣怀清朝·费墨娟消磨气概鬓成丝,况遇年荒岁歉时。积恨已深何日遣?怀愁难诉别人知。携壶漫醉将完酒,搦管闲抄未定诗1。愧我御穷无善策2,典衣卖画强支持。
  • 299.《咏白菊清朝·费墨娟亭亭独立暮云隈1,幽艳宜人实快哉2。傲骨不妨霜力压,孤标偏向冷时开3。生来黯淡成清品,洗尽繁华脱俗胎。百卉争先怜尔后,让他梅萼4占春魁5。
  • 300.《秋日舟泊青龙阁二首(1)·其一清朝·费墨娟一叶轻帆带薄凉,闲游却爱水之乡。绿杨阴里闻僧话,红蓼2滩边泊客航3。久慕清幽才到此,方知淡雅果非常。凭栏远眺浑忘返,梵磬声中已夕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