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费墨娟的诗词全集、诗集(387首全)

  • 21.《丁酉(1)·冬饯别黄星臣夫子(2)·其一·解馆二首清朝·费墨娟久费栽培托彼苍3,痴顽阿弟愧王郎4。寒冲庾岭梅初放5,霜逼疏林橘已黄。诗思宛同云水淡,离情更比海天长。匆匆归计难留住,珍重长亭6酒一觞7。
  • 22.《病中得句清朝·费墨娟强起临窗坐1,腰肢减瘦多。妆成怜腕弱,无力画双蛾2。
  • 23.《咏雪清朝·费墨娟迷离絮影漫乾坤1,顷刻朱门转玉门2。万里河山同一色,那分白日与黄昏。
  • 24.《送黄星臣夫子二首·其二清朝·费墨娟高山流水少知音1,曾访成连海上琴2。独愧此身闺阁里,锦葵空有向阳心3。
  • 25.《饯别步大兄原韵清朝·费墨娟一曲骊歌酒一觞,年年攀折恨垂杨。匆匆1归棹随流水2,脉脉愁怀对夕阳。霜逼秋深山落木,寒催风急雁分行。临歧不忍轻垂泪,恐惹阿兄更断肠。
  • 26.《暮春清朝·费墨娟韶景难留独问天1,更嫌连日雨绵绵。绿肥红瘦2莺声老,辜负春风又一年。
  • 27.《晚兴(1)清朝·费墨娟斜阳风送笛声柔,斗草2归来戏彩球3。独立湖心亭子望,烟中一叶采莲舟4。
  • 28.《留别四弟清朝·费墨娟怕折河梁柳一枝1,匆匆无计阻归期。魂销驿路难留际2,肠断歧头欲别时3。先志久湮弟确继4,青春不再汝须知。他年浪好乘风破,早报佳音慰我思。
  • 29.《深院月·寄怀阿嫂清朝·费墨娟风淡淡,意恹恹,恼听莺声闹晚檐。长夜思君眠不得,月明却怕卷湘帘。
  • 30.《贺曹师母刘孺人五旬寿诞二首·其二清朝·费墨娟从来种福在生前,玉树琼枝1乐绮筵2。课子断机惭我拙3,延宾剪发慕君贤4。杯传菊酒多添寿,膳5奉萱帷6善执权7。一瓣心香遥拜祝8,双双偕老万斯年9。
  • 31.《暮春清朝·费墨娟出世无非造孽身1,人情反覆总无真。时翻画谱消愁境2,长闭柴门避俗尘3。冷淡合凭梅作伴4,清幽喜与月为邻。韶光迅速真如电,才接春来又送春。
  • 32.《勉学二首·其一清朝·费墨娟襟怀洗尽不沾尘,努力功名趁好春。莫惮2寒窗辛苦甚,闻鸡起舞是何人3?
  • 33.《病中口占三首·其一清朝·费墨娟房栊寂寂闭西风1,搜尽青囊百虑空2。卷幔怕看秋露白3,展眸愁对夜灯红。一窗疏雨凄凉里,满室药香暗淡中。抚景4更添人缱绻5,还依旧韵倚楼东。
  • 34.《咏柳絮清朝·费墨娟可怜荡漾满长空,欲把愁心问碧穹。凝雪妆成肌洁白,飞霜巧夺玉玲珑。轻盈曲径风回里,点缀疏窗月照中。一样灵根1何堕落2?深惭翠柏与苍松3。
  • 35.《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其二清朝·费墨娟弱质亭亭怯晓霜,那堪飘泊在寒塘1。曾教眉黛窥双镜2,剩得云罗贮一箱3。三月烟花成幻影,六朝金粉怅君王4。道旁欲问前情绪,遥指斜阳十里坊5。
  • 36.《送四弟归里清朝·费墨娟邮亭珍重醉金樽1,无限离情不忍论。玉笛数声惊断雁,骊歌一曲感哀猿。孤帆远影随流水,黄叶西风下晚村。临别一言应记取:萱帏2代我奉晨昏3。
  • 37.《悼亡夫十五首·乙巳岁·其八·作清朝·费墨娟清宵枕畔泪盈巾,幸有灵魂间可亲1。更添晓钟初动候2,梦回不见玉楼人3。
  • 38.《七夕二首·其二清朝·费墨娟更深女伴好相邀,争说双星会鹊桥。风逼画栏纤月落,露侵罗袂彩云飘。休言愁恨成千古,犹得欢娱此一宵。人世可怜零落后,茫茫何处赋大招1?
  • 39.《过阿嫂墓感作清朝·费墨娟荒郊一望草芊芊,无限辛酸到眼前。未识芳魂何处去1,空挥双泪洒寒烟。
  • 40.《闲吟清朝·费墨娟地僻无多事,消闲漫解嘲1。描花呼女绣,得句命儿抄2。盐米虽难遣3,琴书岂可抛?喜看芳信报,春色上梅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