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存之,又字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
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万历二十年(1592年)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被贬广东揭阳典史。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高攀龙辞官归家,与顾宪成兄弟复建东林书院,在家讲学二十余年。天启元年(1621年),高攀龙重获起用,被任命为光禄寺丞。历任太常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仆卿、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
天启六年(1626年),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奏本,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党人。该年三,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
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高攀龙的诗词全集、诗集(147首全)

  • 61.《韬光山中杂诗·其二明朝·高攀龙 山黛浓于染,丹枫閒翠竹。远见白日间,山僧结小屋。
  • 62.《水居·其六明朝·高攀龙 清昼埽室,中宵拥衾。无象之色,希声之音。咎誉可远,阴阳不侵。虽乖通理,爰得我心。
  • 63.《秋月同张伯可吴子往泛溪明朝·高攀龙 不作清溪泛,空令此月孤。寒烟浮欲出,远屿淡疑无。日月高凫鹄,行藏长荻芦。栖迟何必恶,秋色有吾徒。
  • 64.《即事·万里迢迢殅色开明朝·高攀龙 万里迢迢殅色开,千秋蔼蔼野芳来。孤舟最喜青山伴,倦眼多为绿树回。邑里过时惊薄俗,衡门深处念时才。可怜无尽乾坤内,百念消归一酒杯。
  • 65.《秋华咏·其四·芦华明朝·高攀龙 秋水不可极,月出寒山静。一夜孤舟边,风吹芦华冷。
  • 66.《丙午元夕明朝·高攀龙 岁冗今朝静,闭门春色深。安居知帝力,观物见天心。柏叶休辞醉,梅花已可吟。但于丛竹里,日日听春禽。
  • 67.《同许静馀先生游山明朝·高攀龙 新凉甘雨遍汀洲,况复山中桂树秋。以我中年窥静理,知君晚节解閒游。喜看岩竹穿幽径,爱听松风上小楼。满地夕阳收拾去,并将明月载归舟。
  • 68.《戊午吟·其十一明朝·高攀龙 万物同生形不同,犬羊人性岂相通。因观物性明人道,始信人伦是圣功。仁义非于明察外,愚蒙偏蔽事为中。虽云此理几希甚,两字金针是反躬。
  • 69.《白云篇·其一明朝·高攀龙 遥望白云来,转见白云去。白云去不来,不知散何处。
  • 70.《七哀诗明朝·高攀龙 肃肃秋风深,漫漫秋夜长。中夜百感集,摄衣步空堂。頫听虫声悲,仰视明月光。物色一如昨,旧人何茫茫。岁月日以疏,仿佛日以亡。一岁成永诀,千载空相望。静心易生哀,遗...
  • 71.《戊午吟·其二十明朝·高攀龙 学人须自立根基,三戒当先谨独知。无分少壮老异境,一于财色斗严持。镇重常如五岳峙,防危更似九河堤。大廷暗室心如一,玉粹金精体不亏。
  • 72.《秋华咏·其一·菊明朝·高攀龙 日暮有好怀,閒閒来田閒。篱边见黄菊,相对不知还。
  • 73.《采菊明朝·高攀龙 天地有终极,人生岂常尔。年寿不可知,富贵焉足恃。昔为春边荑,今随秋草薙。四时夏代谢,百年递成毁。区区世人心,讵能远物理。所以采菊翁,悠然了斯旨。
  • 74.《湖干四时歌·其八明朝·高攀龙 寒风凄兮墐户,淡日煦兮亲人。君何慨兮岁暮,冬不久兮欲春。
  • 75.《水居漫兴·其十三明朝·高攀龙 临水閒心便远,见山尘虑都消。此间益者三友,一琴一卷一瓢。
  • 76.《偶成明朝·高攀龙 尧舜垂裳恭己时,天然真色复何为。欲知性善无言妙,此处端倪尚可窥。
  • 77.《和西筑咏·其八·卧雪明朝·高攀龙 山上雪连屋,山僧拥褐眠。下方来往绝,身在几禅天。
  • 78.《黄龙庵访超然上人明朝·高攀龙 山深昼寂寂,樵语声屑屑。一径入青蔼,竹木夏秀洁。有僧赤脚眠,长啸天地裂。见我掇衣起,坦腹笑咥咥。任真无盖藏,布怀不曲折。摘茗煮鲜泉,豆芋楚楚设。充然可供客,足...
  • 79.《题画明朝·高攀龙 翠霭青峰欲上楼,绿杨一带野帆幽。携琴时向沙边坐,閒对春风数白鸥。
  • 80.《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其三明朝·高攀龙 君平尝避世,仲蔚爱閒居。城市何妨隐,蓬蒿岂必除。榻留孤剑伴,人共一瓢馀。涤尽人间念,吾将返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