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仑(하륜,1348年122日—1416年11月24日),字大临、仲临,号浩亭,本贯晋州,高丽王朝末期至朝鲜王朝初期大臣。 河仑不到二十岁就登科入仕,累官至同知密直司事,高丽昌王时因事被流放,恭让王时出任全罗道都观察使。朝鲜王朝开国后历任全罗左道观察黜陟使、佥书中枢院事、艺文春秋馆学士等职,因得罪郑道传而被外放林府尹,一度获罪流放,后投奔靖安君李芳远,力劝其发动政变。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忠清道都观察使任上,发生第一次王子之乱,郑道传被杀,李芳远夺权,他赶回汉城声援李芳远,被拜为政堂文学,策一等定社功臣,封晋君。不久擢为门下右政丞,进晋山伯。朝鲜太宗李芳远即位后,他被策为一等佐命功臣,改封晋山府院君,建文四年(1402年)拜门下左政丞(实际上的首相),并被派往明朝祝贺明成祖登极。他前后四次出任左政丞(左议政),其间亦曾退为领议政府事(时为闲职),位高权重,是最受太宗器重的大臣之

河崙的诗词全集、诗集(29首全)

  • 1.《受明命六章明朝·河崙亹亹我王,德明敬止。孝友施政,令望不已。翼翼乃心,事大惟一。奉扬声教,渐于出日。帝锡明命,金印斯煌。又何锡之,衮衣九章。王拜受命,天子圣明。王拜受命,宗社与荣。...
  • 2.《次吉冶隐(再)韵明朝·河崙溪山胜处结茅庐,心迹双清与物疏。懦立难为公信事,诗中亦有汝方书。傅岩只是当年筑,渭水何曾卒岁渔。屈指古今非一轨,君今隐冶慕谁车。
  • 3.《汉江诗·其二明朝·河崙维汉之江,浩乎朝宗。维华之山,郁乎葱茏。维圣继作,经始新宫。视民如子,民乐赴功。不日有成,万福攸同。
  • 4.《附次韵(权阳村·近)·其一明朝·河崙大道寓方册,有谁能服膺。庸材甘自弃,豪气好相凌。纵得天资美,其如物欲兴。群邪多胜正,此理固难徵。
  • 5.《汉江诗·其一明朝·河崙维汉之水,振古泱泱。维华之山,倚天苍苍。维圣勃兴,奄有东方。乃定国都,维汉之阳。宗社乃安,景运灵长。
  • 6.《附次韵(权阳村·近)·其四明朝·河崙明睿韩山伯,文章是圣知。欧苏才并立,籍湜汗相驰。圃踬功曾缺,峰摧祸亦施。难将成与败,说尽一篇诗。
  • 7.《尚州明朝·河崙沙伐旧畿犹胜景,徐罗遗俗自淳风。
  • 8.《清风楼(在广州)明朝·河崙少年曾此一看花,老大今来感慨多。岁月不留人损尽,眼前风物尚繁华。
  • 9.《汉江诗·其五明朝·河崙勉勉我后,孝友纯至。不惟述事,于以继志。宗亲克睦,内助允美。既齐其家,国随而治。
  • 10.《谨成拙诗四韵长句。倩人书。拜呈骊兴府渔隐闵公(霁)钧座下。聊叙盛事之万一。乞赐一览明朝·河崙须知福善有穹苍,人力难教寿富康。渔隐门高迎凤辇,骊江水永接天潢。貂冠宫锦明仙仗,玉叶金枝映寿觞。着取周家年八百,秖缘仁厚协文王。
  • 11.《感兴·其二明朝·河崙降及新罗始,犹为太素春。结绳知岁月,立橛辨君臣。居漆初开暗,文昌欲向真。幸哉王氏作,学校渐敷陈。
  • 12.《岭南楼(在密阳)明朝·河崙谁搆岑楼上接天,壁间题咏尽卢前。流年滚滚临川里,往事悠悠倚柱边。十里桑麻深雨露,一区山水老云烟。晚来已见斜阳好,月满长江更□筵。
  • 13.《附次韵(权阳村·近)·其五明朝·河崙浩亭真卓立,至道已尝闻。正大超诸子,休明遇圣君。经邦臻盛治,诋佛起斯文。多谢沈疴里,佳章幸见分。
  • 14.《次权阳村韵明朝·河崙早年豪气冠同僚,积力功成识见高。颜乐寻源应有契,周图得绪岂差毫。道心经纬同云谷,诗思波澜压水曹。违豫弥留人共惜,须亲药物莫辞劳。
  • 15.《赠尹参议。铃平君(垠)明朝·河崙坡山中业出兄弟,参议为兄掌令弟。不使子孙益其过,却将田宅让贫弟。
  • 16.《解温亭联句明朝·河崙恩若昊天加赐宴,心如金石更无私。
  • 17.《汉江诗·其四明朝·河崙我后至止,堂陛巍巍。威仪肃穆,维德之辉。揖让周旋,蔼蔼贤才。嘉言日进,公道天开。
  • 18.《感兴·其五明朝·河崙吾衰今甚矣,于道未曾闻。简册初希圣,轩裳欲致君。材疏徒速谤,志苦不成文。敢请阳村子,收功到七分。
  • 19.《汉江诗·其六明朝·河崙明明我后,克笃纲常。天鉴厥德,俾炽而昌。缉熙安安,寿考而康。祚胤万世,其永无疆。
  • 20.《感兴·其一明朝·河崙邈矣檀君氏,鸿荒命始膺。箕封施教化,燕虏肆凭陵。自尔几离合,徒然相废兴。欲为来世鉴,无籍可能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