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繻(1866~1928),本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樵。台湾沦日后,取《汉书‧终军传》「弃繻生」之说,改名繻,字弃生。清彰化鹿港人,原籍福建南安,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遂家焉。少习举业,光绪十七年(1891)以案首入泮。十九年(1893)乡试不中。乙未(1895)割台之役,与丘逢甲、许肇清等同倡抗战,任中路筹饷局委员。台湾民主国瓦解后,绝意仕进,潜心于古文辞。由于身居弃地,洪繻采取「不妥协、不合作」的应世态度,以遗民终其身。他坚不剪辫,拒著洋服,拒说日语,不许二子受日本教育,诗文皆以干支纪年,以示不忘故国。内容多系三台掌故,自清末政治措施,以迄割台前后战守之迹,日人横暴之状,民生疾苦之深,一一垂诸篇章,兼具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

张光岳谓洪繻诗,先学唐诗,以求诗格高古;继而上窥汉、魏,再学于宋、元、明、清,以臻高雅古朴之境。胥端甫谓其「感愤时事诗中,评时论古诸作,皆能独具只眼以自抒其伟抱。」杨萍则推许洪氏为台湾近代学人中,博闻笃学,抱朴守贞,俨然有古大师之的第一人。〖参考胥端甫编辑《洪弃生先生遗书》;杨萍《台湾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程玉凰《嶙峋志节一书生: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国史馆,1997年5月。
〗洪繻著作包含诗歌、骈文、古文、试帖时文四类文体,皆冠以「寄斋」之名,有《诗集》、《八州诗草》、《试帖诗集》、《词集》、《诗话》、《骈文稿》、《古文集》、《函札》、《制义文集》、《八州游记》、《瀛偕亡记》、《中西战纪》、《中东战纪》、《时事三字经》,约百馀卷,一百八十馀万字。遗稿经哲嗣洪炎秋辑为《洪弃生先生遗书》〖胥端甫编辑,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依据原抄本,重加整编标点,排印为《洪弃生先生全集》〖林文龙点校,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3年。
〗。今以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所收《寄鹤斋诗集》为底本〖底本收录诗集分述如下:(1)《谑蹻集》七卷,约为1885至1895年之作。(2)《披晞集》七卷,约为1895至1905年之作。(3)《枯烂集》九卷,约为1905至1915年之作。(4)《壮悔馀集》,为香奁诗,为1897年之作。(5)《八州诗草》五卷,为1922至1923年游历中国之作。(6)《诗集补遗》,补录前面诗集所漏收诗作。(7)《试帖诗集》,为1885至1898年科举考试习作。
〗,对校洪繻孙女洪小如所藏抄本〖编者按:洪小如所藏抄本含《谑蹻集》七卷,《披晞集》六卷(缺卷五),《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
〗、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
〗,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洪繻的诗词全集、诗集(472首全)

  • 281.《扬州纪游(作者注:「二十五夕。」)清朝·洪繻扬州风景名古今,我渡大江随处寻。二十四桥无可问,虹桥烟月尚沉沉。剪风横渡大江水,又渡瓜洲四十里。侧看文峰宝塔湾,兼行淮浦伊娄市。乘舟直向广陵城,胜概淮东居上程。...
  • 282.《绿林行清朝·洪繻东洋兵气森如霜,破敌无声如虎狼。一拳海上黑丸地,地窄不足供回翔。数军弹压有馀势,狰狞恶貌惊洪荒。谁知绿林多豪客,小丑不量出跳梁。昼在山场夜城郭,凌空蔽日如飞蝗。...
  • 283.《囚人哀清朝·洪繻惨惨新竹城,悽悽苗栗路。阴风四面来,颓云千里布。警吏夜缚人,如狼驱走兔。三五同一牢,百十同一捕。骈颈就死期,悲情谁得诉。亦有为鬼雄,一瞑绝不顾。可叹瓜蔓抄,荆棘...
  • 284.《溃兵弃地纪事清朝·洪繻芒芒赤县州,六合拱神京。蛮夷归鞭笞,殷武善徂征。维时士用命,拘原尽力争。自从宣宗季,恬嬉为敌轻。乙酉胜法兰,弃藩与行成。是以朝鲜事,倭人首败盟。今皇奋威怒,志在...
  • 285.《有怀清朝·洪繻人同流水逝,心似乱云飞。草绿春迷路,花开昼掩扉。江干逢杜若,天外惜芳菲。鸿雁何时到,弹琴手自挥。
  • 286.《口号,代酬日儒白井氏韵六首·其三清朝·洪繻掷地金瓯缺,河山付愤王。尧疆看荡析,禹甸失圆方。蹈海风波阻,回天日月长。哭来途尽处,车辙在穷乡。
  • 287.《大墩公园杂咏十二首(选七)·其二清朝·洪繻前池浮荇藻,后槛倚芙蕖。临水知鱼乐,无人可比鱼。
  • 288.《鹿港卡清朝·洪繻津头整布帆,好风正东南。舟人不敢过,验船者二三。偏隅一黑子,津吏亦眈眈。鹿港非隩区,征商有馀馋。由斯观天下,遍榷何以堪。我到鹿津头,偶问鹿津吏。关津不惮繁,尔身...
  • 289.《路上即景清朝·洪繻山色接邮亭,行云去不停。一春梅雨白,万点海天青。客路莺啼树,村家鹭刷翎。芒鞋桥上过,芳草满前汀。
  • 290.《北固山登望(作者注:「七月朔夜。」)清朝·洪繻江天楼阁渺茫间,天堑江城两面环。寺内近寻梁武迹,云还远见晋王山。象焦锁钥金陵道,京岘凭依铁瓮关。六代犹馀驰马路,如虹石径枕波湾。
  • 291.《台湾即事清朝·洪繻风俗年来杂獶狙,市楼蜃气幻吹嘘。半空电传催邮传,平地飞车挟火车。硗确河山穿凿苦,角尖蛮触战争虚。海南民力今凋尽,兵疫如何未劫除!
  • 292.《冲西即事二首·其一清朝·洪繻西望汪洋万里遥,不堪人事日萧条。千家鱼市归枯肆,百顷盐田壅晚潮。关吏例苛难出海,估船税苦尽停桡。祇应飞渡施神术,鞭石驱羊去作桥。
  • 293.《冬日感事四首·其一清朝·洪繻望断中华路,风波日日寒。伤心沧海上,已作岛夷看!
  • 294.《喜施梅樵见过清朝·洪繻春风满庭除,故人深夜至。明月落空阶,霜痕白在地。剪烛话骚诗,殷勤不能寐。君今居近村,远与红尘避。松风与鸟声,日以悦心志。因之翰墨间,飘飘具高致。五色纷满前,古音...
  • 295.《检疫叹清朝·洪繻睢盱海东国,其俗与人殊。暴殄待人物,行与疫鬼俱。检疫入人家,横将老幼驱。刀圭及针药,刲剖死人肤。云欲免传染,须焚死者躯。到处人惶惶,有病应受俘。不许在家养,病院...
  • 296.《书后柬张汝东清朝·洪繻昔年哭君兄,君侄才弁髦。别来今几载,君侄如我高。门前松柏树,垂垂添须绦。伊昔倚松人,墓草长蓬蒿!言之心为摧,泪比鹿门涛。当时同应试,气欲吞巨鳌。岂料到今朝,末路...
  • 297.《春寒,林仲偕从弟过鹿,酒中述游迹并庚子在京时事;歌以寄之清朝·洪繻我尝楼头望沧海,长恨怀抱不得开!春寒连日风和雨,忽闻客自山中来。客楼诗酒纵谈宴,彷佛高、李登吹台。眼前吐气无蓬莱,抵掌大块如尘埃。就中一人自远至,行尽中原万里地...
  • 298.《触目感咏清朝·洪繻蹑足炎山顶,回首沧溟天。蜃市随风起,赤城堕我前。我家东海畔,海水没桑田。顾盼旧城郭,沦灭无人烟。驱车北原路,荒草何芊芊!郊野莽萧瑟,牛马鸣道边。飒飒凄风捲,荒荒...
  • 299.《吸烟戏咏清朝·洪繻九华仙子餐沆瀣,薜荔衣裳芙蓉带。七宝盘匜百宝床,龙嗡鲸呿天地隘。葡卜宫中火不衰,樱粟堆里香常在。独衔金茎饥凤吭,孤倚玉筱瘦蛟背。琼钟瑶席甘露浆,黑雪玄霜紫云霭。...
  • 300.《渡海过犬山清朝·洪繻浩淼虚为际,乾坤入望愁。海随山异色,地与水分沟。日月双轮迅,云天一笠浮。飓风吹不去,千里过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