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繻(1866~1928),本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樵。台湾沦日后,取《汉书‧终军传》「弃繻生」之说,改名繻,字弃生。清彰化鹿港人,原籍福建南安,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遂家焉。少习举业,光绪十七年(1891)以案首入泮。十九年(1893)乡试不中。乙未(1895)割台之役,与丘逢甲、许肇清等同倡抗战,任中路筹饷局委员。台湾民主国瓦解后,绝意仕进,潜心于古文辞。由于身居弃地,洪繻采取「不妥协、不合作」的应世态度,以遗民终其身。他坚不剪辫,拒著洋服,拒说日语,不许二子受日本教育,诗文皆以干支纪年,以示不忘故国。内容多系三台掌故,自清末政治措施,以迄割台前后战守之迹,日人横暴之状,民生疾苦之深,一一垂诸篇章,兼具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

张光岳谓洪繻诗,先学唐诗,以求诗格高古;继而上窥汉、魏,再学于宋、元、明、清,以臻高雅古朴之境。胥端甫谓其「感愤时事诗中,评时论古诸作,皆能独具只眼以自抒其伟抱。」杨萍则推许洪氏为台湾近代学人中,博闻笃学,抱朴守贞,俨然有古大师之的第一人。〖参考胥端甫编辑《洪弃生先生遗书》;杨萍《台湾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程玉凰《嶙峋志节一书生: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国史馆,1997年5月。
〗洪繻著作包含诗歌、骈文、古文、试帖时文四类文体,皆冠以「寄斋」之名,有《诗集》、《八州诗草》、《试帖诗集》、《词集》、《诗话》、《骈文稿》、《古文集》、《函札》、《制义文集》、《八州游记》、《瀛偕亡记》、《中西战纪》、《中东战纪》、《时事三字经》,约百馀卷,一百八十馀万字。遗稿经哲嗣洪炎秋辑为《洪弃生先生遗书》〖胥端甫编辑,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依据原抄本,重加整编标点,排印为《洪弃生先生全集》〖林文龙点校,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3年。
〗。今以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所收《寄鹤斋诗集》为底本〖底本收录诗集分述如下:(1)《谑蹻集》七卷,约为1885至1895年之作。(2)《披晞集》七卷,约为1895至1905年之作。(3)《枯烂集》九卷,约为1905至1915年之作。(4)《壮悔馀集》,为香奁诗,为1897年之作。(5)《八州诗草》五卷,为1922至1923年游历中国之作。(6)《诗集补遗》,补录前面诗集所漏收诗作。(7)《试帖诗集》,为1885至1898年科举考试习作。
〗,对校洪繻孙女洪小如所藏抄本〖编者按:洪小如所藏抄本含《谑蹻集》七卷,《披晞集》六卷(缺卷五),《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
〗、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
〗,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洪繻的诗词全集、诗集(472首全)

  • 421.《丑奴儿慢·记事同上清朝·洪繻奇般异状,还是惊波骇浪。念当日,天愁云惨,又下魔王。釜里游鱼,那知一霎沸狂汤!催科为计,不须抚字,新法西洋。几处卖丝,几家卖谷,空自医疮。问何事,翻囊胠橐,簸稗...
  • 422.《番山近事·其二清朝·洪繻地绝东海东,安营僰爨中。乱山千甲坐,险道五丁攻。蜀鲊蒸人瓮,冤魂啸鬼雄。合欢峰顶望,瘴雨日濛濛。
  • 423.《早起望海清朝·洪繻遥听洪涛声,不见波涛色。茫茫大海中,榑桑陷深黑。蛟龙出晦暝,鲸鳄上潮汐。若木微影生,乌轮涌倾侧。四山虽渐曙,大地犹未白。东岭与西崖,阴阳互窟宅。寒暑去来边,人间...
  • 424.《登望,不胜今昔兴衰之感;慨焉赋之清朝·洪繻东望青山西望海,海山苍苍犹未改。陵谷荒凉人物衰,海上空留涨痕在!往年海上浮汉槎,牛斗星辰路不差。稛载珠玑通越峤,运输琛赆贡京华。楼船岁揽洋川米,津市春封北苑茶。...
  • 425.《南岸十馀里眺马当山,赋马当歌清朝·洪繻水莫如吕梁,山莫若太行。兼二妙之山水,吾今果见诸马当。马当峰拂高隼天,马当江蓄神龙渊。龙腾水怒火轮
  • 426.《游大梁书院,观繁(音婆)台塔清朝·洪繻远对夷门城,近对禹王阁。大梁书院中,浮图压东郭。可有塔上铃,和答院中铎?嶪嶪白云归,日暮栖鸦鹊。师旷君子人,伊川圣者作。列仙去不回,斯台空寄托!
  • 427.《内山二首·其一清朝·洪繻古径行踪少,纵横开野花。翻山无䝤洞,汲水有人家。万灶烟蒸脑,千棚地种茶。谁能筹本计,僻壤教桑麻!
  • 428.《题谢君生圹·其三清朝·洪繻松楸三径日扶筇,拱矣亭亭部娄松。笑看石朋来挂剑,卧听野碓助歌舂。名山亦作麒麟楥,退谷偏崇蚂蚁封。从得孝威求穴隐,此生端不叹龙钟。
  • 429.《閒居即事·其四清朝·洪繻芜城废苑遍蒿莱,万里浮云眼倦开。甲子谁题元亮宅,庚申独恸谢翱台。千秋大事皆泡影,一卷新诗亦劫灰。感愤满腔无处洒,案头长有酒盈杯。
  • 430.《兵火之后旧时街衢但存瓦砾感赋清朝·洪繻惊天蓦地起兵戎,闾左繁华瞬息空。喧路鹳鹅同上蔡,失家鸡犬异新丰。蔓烟无复炊烟绿,燐火犹疑燹火红。旧日楼台何处认,乱堆残瓦夕阳中。
  • 431.《自泰安北返济南作清朝·洪繻汶桥高里朔风声,岱顶归来历下行。清、济依然流泗水,泰山幸不隔长城!争桃乃有齐三士,辞币曾无鲁二生。游遍中原将北上,萧萧轮铁向燕京。
  • 432.《送客归湖北不果二首·其一清朝·洪繻西望沧波万里长,大江欲棹路茫茫。海东无限萧疏柳,不送离愁到武昌。
  • 433.《初到镇江清朝·洪繻青山拥人面,杨柳连江口。山自六朝时,我来六朝后。金碧压江南,雄秀压江右。借问京口兵,何如京口酒。
  • 434.《大扫除清朝·洪繻壬寅夏四月,土匪大扫除。号令一朝下,万室为邱墟。当其设甘饵,信誓说降初。始作周郑质,继藏盟府书。长待以不死,山泽任樵渔。服从一以久,杀机起籧篨。南北及中央,同日...
  • 435.《沪尾晓望清朝·洪繻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山云霞连海底。人家半在画中看,结水为邻山为市。我来此地欲登舟,风信迟人二日秋。昨夜月明船上望,碧天如水入云飞。水气腥臊船气热,轻移小艇岸傍朅。...
  • 436.《座上赋赠林十清朝·洪繻南风送君来,复欲送君去。溪口茫茫云,山头重重树。去年见君时,莺啼花满路。今年君来过,落花乱无数。麦秋风正凉,相逢各道故。君今隐芦墩,为农老朝暮。入山虽不深,避俗...
  • 437.《姚村驿乘马车南过泗水向孔林,宿曲阜城清朝·洪繻圣道日榛芜,孔路亦已荒。沙尘飞蔽天,日色为昏黄。我行八千里,来到泗水旁。秋冬水潦降,波澜何汪洋!想见横流世,难凘孔泽长!宣公泗渊滥,吴师泗上翔。此诚鲁壕堑,岂独...
  • 438.《太湖中作清朝·洪繻波浪涌冥冥,天白万山青。南北吞江汉,东西峙洞庭。雨含沧海气,风挟水云腥。上下圆如笠,具区到此渟。
  • 439.《志别四首,送悦秋先生归唐(台湾呼内地曰唐山)。(选一)清朝·洪繻蓬岛逢君又送君,差堪臭味不莸薰。愧无居士鸡林赋,漫有邹生裨海文!犹得故交心似水,再瞻前辈气如云。倘能御李同车去,故国江山即梓枌!
  • 440.《过通霄路偶眺清朝·洪繻波涛接远天,沧海接平田。蒲帆片片飞,平地有流船。举头东北望,海面高于山。山巅视海浪,如望山上泉。浪平水深黑,浪涌如雪白。千丈若长蛇,奔驰银练色。晴空无片云,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