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节(1873-1935) 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甘右滩人。清末在上与章太炎、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刊印《风雨楼丛书》,创办《国粹学报》。民国后入南社,长居北京,任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一度出任广东教育厅厅长。以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作品兼见唐诗文采与宋诗骨格,人称"唐面宋骨"。对先秦、汉魏六朝诗文颇多精当见解。有《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笺》、《魏文帝魏武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鲍参军诗注集说》、《谢康乐诗注》、《谢宣城诗注》、《顾亭林诗说》、《蒹葭楼集》等。

黄节的诗词全集、诗集(542首全)

  • 61.《晨过社园将夕乃归清朝·黄节国事身谋两不言,朝暾来此对风轩。经秋树似陈人在,委地枝为众鸟屯。已著霜花近重九,旧过茶社有寒暄。馀怀今日都消尽,坐待林灯照暝昏。
  • 62.《九日卧病时甫自津沽归道遇故人南来清朝·黄节倦客无家病失依,孤斋九日正添衣。登高坐废江亭约,访旧才从沽上归。秋后风怀人比菊,梦中乡事柳成围。何嫌药裹非良饵,自惜闲身昼掩扉。
  • 63.《答瘿公书意清朝·黄节传疑将信日相寻,已尽枯荷四叠吟。还有酒边题句在,广陵从事更伤心。
  • 64.《七夕清朝·黄节霖雨逾月霁,河汉悬宵分。芙蓉溢金塘,罗绮成锦云。夏尽秋浸至,水深民垫昏。负轭有虚名,牵牛何足云。
  • 65.《七月十六日雨中作清朝·黄节积雨宁愁坐闭门,剪灯无语已黄昏。窅然涪水诗千首,远与彭城溯一源。得句最为天下士,感秋聊借晚来尊。世间何事堪排遣,未了前贤此日恩。
  • 66.《端阳日定之过谭因述旧事为诗清朝·黄节三年回首端阳日,疏雨城东一款扉。堆几枇杷共青李,拂窗杨柳间红帏。寻常事过平时忆,老大忧来节物非。何必更陈天下计,为君微醉语歔欷。
  • 67.《中秋夜赠王秋湄时将别清朝·黄节明月照芳池,凉风转飞藿。佳期易为别,人生暂相乐。归山暮云尽,在地庭梢落。如何望乡心,复对欲行客。服贾尔自营,论交义不薄。念我寒无衣,语我舟在壑。谁能守夜半,昧者...
  • 68.《无题和张孟劬韵清朝·黄节三年臣里许邻东,度度窥墙隔几重。徒结中衣双绢白,可期沧海一桑红。高唐暮雨云初出,洛水微波佩岂通。只有无生能赠我,芳华虚自寤春风。
  • 69.《阻兵津沽雨中有寄清朝·黄节十日阻兵沽上雨,萧然一榻意何如。吾言已验当垂别,京国初违遂阔疏。向牖冻蝇祛未去,寓书残墨劣无馀。云何更尽今朝事,还为思君讯起居。
  • 70.《题霜腴图为朱彊村先生寿清朝·黄节黄菊有根性,岁换独开晚。虽残不去枝,自昔得霜健。此意语写生,愿勿作绚烂。岁岁望秋荣,一秋岁复换。岁换根不移,花开亦多恨。
  • 71.《秋娘病起登台和瘿公韵清朝·黄节当场百感何言说,咫尺宁非晤语难。乍见始知无恙在,病归犹阻别时看。雕笼细羽翀霄气,霜菊初花近节寒。只此平生珍重意,为渠排日强为欢。
  • 72.《不眠清朝·黄节梦语鼾呵久未明,蚊虻虮蚤各环生。过车楼外无停响,知是邻园有夜行。
  • 73.《十月朔日过江亭·其二清朝·黄节薙草郊原明逻骑,殷城车马接孤村。洒然自取今朝乐,更就田间野叟言。
  • 74.《五月十三夜寄冷残索画清朝·黄节月上云回澹莫名,一池风柳飏荷声。独来直已从遗世,所遇何由恝忘情。林角飘灯光乱飐,草间盘蛤语交生。原知不是江南夜,寄与吾残为写成。
  • 75.《报宾虹寄画清朝·黄节青山忽飞来,置我几席间。如何所思人,梦寐空往还。苍波澹将夕,木叶秋渐阑。孤松郁奇姿,远峰修秃鬟。知非貌云林,意复高荆关。万事托笔端,于世真闲闲。迩来我为诗,视子...
  • 76.《杂诗·其三清朝·黄节沧海有回澜,水风自相激。道丧世益下,陆陵见平溺。晚清曾左伦,振亡岂以德。舍利先气谊,与事共休戚。数往论世儒,虽近那可得。冻雀依檐枝,汝亦争格磔。
  • 77.《沪江重晤秋枚清朝·黄节国事如斯岂所期,当年与子辨华夷。数人心力能回变,廿载流光坐致悲。不反江河仍日下,每闻风雨动吾思。重逢莫作蹉跎语,正为栖栖在乱离。
  • 78.《予欲编后山年谱,久而未就,敷庵书来见促,赋此答之清朝·黄节功名须老大,四十未为晚。后山有是言,所志故甚远。何期冻死日,五十且不满。寒华萎高枝,良材老沟断。耻同世俯仰,一任岁修短。嗟哉生平诗,讵视位业损。我又念后山,不幸...
  • 79.《北海子月下清朝·黄节明月何曾喻此情,人间俯仰觉情生。秋来养菊殷勤意,不及湖荷忆昨行。
  • 80.《谒九江朱先生祠清朝·黄节横流沧海变,屹立礼山祠。接地吾私淑,登堂识本师。九江儒学派,三晋使君碑。不必遗书在,闻风百世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