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康熙的诗词全集、诗集(1156首全)

  • 601.《康熙十七年九月初十日奉太皇太后临御温泉恭纪五言排律八韵清朝·康熙慈宁方晓日,掖辇幸温泉。羽骑清尘道,华旗卫御前。九重双阙迥,三辅万家连。葱郁东皋树,苍茫北岭烟。问安频色喜,侍膳每心悬。孝养尊亲重,时巡法祖虔。村村施化溥,处处...
  • 602.《江宁驻跸皇太子启至请安兼报读完四书清朝·康熙先圣有庭训,所闻在诗礼。虽然国与家,为学无二理。昨者来江东,相距三千里。迢遥蓟北云,念之不能已。凌晨发邮筒,开缄字满纸。语语皆天真,读书毕四子。龆年识进修,兹意...
  • 603.《渡句骊河清朝·康熙野岸春芜发,青葱一色齐。皇舆连近远,地轴别东西。日送霓旌影,风催骏马蹄。山河绵带砺,回首重低迷。
  • 604.《广祐寺清朝·康熙禅宫多岁月,瑞塔积风烟。翡翠苔碑暗,珠玑宝相传。驯檐来紫鸽,涌地出青莲。微雨轻埃洗,兹晨兴独偏。
  • 605.《入千山清朝·康熙晓入千山路,烟光织翠萝。崎嵚缘石磴,宛转历岩阿。树杪朱旗出,藤阴玉勒过。物华看亦好,景色爱清和。
  • 606.《兄裕亲王挽诗二律·其一清朝·康熙花萼空虚梦,悲歌暮景伤。泪同秋雨湿,声逐碧天长。清颂连香桂,心慈厌帝乡。徽章纵有秩,寂寂叹时光。
  • 607.《乏良医清朝·康熙长息上池水,偏疑寿世书。七诊理不再,九候势全虚。肱折知良术,身轻辨病除。名医非取利,涤脏足心舒。
  • 608.《为考试叹清朝·康熙人才当义取,王道岂纷更。放利来多怨,徇私有恶声。文宗濂洛理,士仰楷模情。若问生前事,尚怜死后名。
  • 609.《夏日奉太皇太后避暑兴安清朝·康熙玉辇亲扶出凤城,青霄遥指五云生。鸣銮日映中天永,避暑风来北塞清。万里山河通远徼,九边形胜抱神京。登临但得慈颜喜,长侍瑶台岁岁行。
  • 610.《赋得绿树阴浓夏日长清朝·康熙绿槐影荫碧纱厨,茂树纷纷叶渐殊。绵雨新霖消九夏,薰风初热未三驱。末垂蝉咽浓阴下,脩景云开炎暑无。长日山中吟咏毕,气清塞外鄙凉珠。
  • 611.《仲春闻雁清朝·康熙渐喜春和踏草行,郊原遥听曙鸡鸣。宾鸿欲向银湾渚,社燕方栖静舍楹。已觉阴消馀雪散,争看阳长早潮生。省耕畿辅先群吏,留憩田间夜不惊。
  • 612.《赐老大臣清朝·康熙旧日讲筵剩几人,徒伤老朽并君臣。平生壮志衰如许,诸事灰心懒逼真。求简逡巡多恍惚,遇烦留滞累精神。年来词赋荒疏久,觅句深惭笔有尘。
  • 613.《鄚州河道清朝·康熙藻密行舟涩,湾多转楫频。帆悬风正处,烟火近通津。
  • 614.《红川秋兴清朝·康熙俛视八方尽,高天峻岭分。秋风起孤韵,日色下溪云。
  • 615.《尖齐圆健笔之四德戏作四首·其四清朝·康熙健乃乾行体,才分不息功。书称钦若语,赓颂赖文风。
  • 616.《慈宁宫问太皇太后安清朝·康熙定省深宫曙气催,承恩献寿捧霞杯。晨昏敬睹慈颜豫,不尽欢欣踊跃回。
  • 617.《下戒坛将至潭柘马上同士奇联句二首·其一清朝·康熙岭腹层层小径斜,穿云陟尽石㟏岈。涧中草屋流泉绕,万匹龙骧拥翠华。
  • 618.《南苑阅马清朝·康熙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气格雄。八骏齐观南苑里,岂誇当日玉花骢。
  • 619.《玉兰清朝·康熙琼姿本自江南种,移向春光上苑栽。试比群芳真皎洁,冰心一片晓风开。
  • 620.《夏日幸潞河杂诗三首·其一清朝·康熙水色连天四望收,轻舠桂楫放中流。东南惟有长江胜,一片云帆万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