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康熙的诗词全集、诗集(1156首全)

  • 741.《冬月微雨闻落叶清朝·康熙寒条晰历被风催,霜叶纷纭杂雨来。节届元英冬气暖,恐伤物性岂悠哉。
  • 742.《一路清廉图清朝·康熙青莲挺挺不污泥,岂被重波乱性迷。虽有羡鱼心尚在,清风由是见崇题。
  • 743.《端阳清朝·康熙春夏连年旱魃灾,虽逢令节免流杯。清和幸得甘霖霈,竞渡蒲樽览一回。
  • 744.《题兰清朝·康熙君子之道,闇然日章。蕙兰之质,有风则香。草木培植,格物知详。飞潜动静,各有攸藏。秉精天地,青紫芬芳。产自松岛,移根草堂。
  • 745.《驻跸兴安八首·其五清朝·康熙虎戟閒清候,逍遥览物华。烟笼千树柳,暑发四时花。风土暄凉异,山川道里赊。濯枝新雨歇,皎皎散飞霞。
  • 746.《观苗无意到潭柘咏时景清朝·康熙昼永薰风至,清泉决决长。芳年添景色,迟日换流光。旧竹随堤发,新花满涧香。观苗不觉晚,微雨点衣裳。
  • 747.《行围敖汉柰曼查鲁忒诸部落清朝·康熙农暇巡侯甸,扬旌历远途。军容陈七萃,武事讲三驱。永罢防秋戍,咸为首路趋。晚来围猎罢,羽卫集平芜。
  • 748.《晓发嘉兴清朝·康熙数里城依水,千门路向田。菜塍无近远,桑岸互绵连。土沃勤为最,年丰俭欲先。云开林野秀,初日上行旃。
  • 749.《立秋前一日晚同左右閒坐进鲜果清朝·康熙初到金风天气晚,微凉雨后画帘垂。九重迥出白云远,三殿高临北斗移。珍果满盘新献节,碧梧一叶报秋时。漏深不寐题诗句,月色煇煌照凤墀。
  • 750.《滇平清朝·康熙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未矜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 751.《平山堂清朝·康熙宛转平冈路向西,山堂遗构白云低。帘前冬暖花仍发,檐外风高鸟乱啼。仙仗何尝惊野梦,鸣镳偶尔过幽栖。文章太守心偏忆,墨洒龙香壁上题。
  • 752.《南巡再过济南清朝·康熙六御重经历下城,频将疾苦问苍生。肩摩毂击风犹在,土沃农恬世久平。户户春灯佳节过,村村社鼓乐郊盈。韶年渐布阳和泽,淑气晴光仗外横。
  • 753.《驻跸江宁偶述清朝·康熙云覆轻阴雨净尘,南巡又隔十经春。山河旧数陪京重,士庶今看沐化淳。古巷乌衣人已换,芳洲白鹭迹成陈。元元亿万咸安乐,教养休和属大钧。
  • 754.《春夜清朝·康熙玉炉烟霭尽,夜静百花香。曙气浮丹陛,春光拂象床。
  • 755.《古北口清朝·康熙断山踰古北,石壁开峻远。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 756.《次杨岭北清朝·康熙半岭黄云合,新凉画角闻。羱羊沙草外,落日自为群。
  • 757.《山菊蓝雀花清朝·康熙雨过初凉至,山花遍野馨。虽无红紫艳,能使属车停。
  • 758.《潞河三首·其三清朝·康熙东风吹雨晓来晴,春水高低五闸声。兰桨乍移明镜里,绿杨深处坐闻莺。
  • 759.《曩因见雁念征南将士曾题截句今禁旅凯旋闻雁再作清朝·康熙上林秋晓净烟霏,每听征鸿忆授衣。此日诸军齐奏凯,衔书不用更南飞。
  • 760.《百丈崖观瀑清朝·康熙悬崖千尺响奔湍,涧道嶒嵘动石澜。仿佛清天有风雨,松阴漠漠逼人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