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李东阳的诗词全集、诗集(922首全)

  • 61.《中秋独坐明朝·李东阳 一年风物爱秋晴,独向空庭坐月明。万里山河皆在眼,异乡儿女正关情。灯前有梦难欹枕,客去无心自举觥。高阁捲帘过夜半,不知凉露湿冠缨。
  • 62.《西涯杂咏十一首·其五·饮马池明朝·李东阳 立马春池上,沙水清可怜。溪翁熟予马,汲罢不须钱。
  • 63.《病中言怀(四首)·门掩疏篱雪满池明朝·李东阳门掩疏篱雪满池,夜寒惟有病先知。冰轮影薄当窗近,竹叶声稀到枕迟。三径业荒秋去后,十年心苦梦醒时。一身经济元无术,医国如今合付谁?
  • 64.《戊戌冬至节初赴朝天宫习仪明朝·李东阳 朝天宫阙路逶迤,帝遣儒臣下赤墀。礼重叔孙绵蕝地,恩同文德押班时。五更清漏闻鸡早,十里红尘恨马迟。馆局幸多閒岁月,敢言筋力是吾私。
  • 65.《祥后次方石谢先生见慰四首·其一明朝·李东阳 三年血泪空啼我,万种愁心合语谁。春梦不成翻苦睡,冻髭多白岂关诗。孤云遐水无归处,落木长风有静时。南巷北邻瞻望地,底须暌隔是相思。
  • 66.《郊坛分献得星辰一明朝·李东阳 星坛东望隔重城,复道西来步月行。万里烟云春散敛,一天经纬夜分明。山河地迥非尘界,金石声高彻太清。分献礼成频拭目,盛时方仰泰阶平。
  • 67.《五月十三日山弟亡辰夜间不寐哭而有诗明朝·李东阳 今日复何日,日永夜亦长。夜长不得寐,起坐心彷徨。去年今岁间,倏忽异存亡。生同为兄弟,死独归山冈。呢呢笑语声,隐隐灯烛光。开缄得遗稿,理箧见故裳。此物久已尘,谁...
  • 68.《哭傅曰会郎中用体斋见慰韵·其一明朝·李东阳 秋来哭子正酸辛,又悼通家意更真。寄我尚题前月信,惜君犹是后生身。江山荏苒年华尽,梦寐分明笑语亲。因与大苏谈旧事,半床风雨两愁人。
  • 69.《送薛吉士给养病明朝·李东阳 十五年中两校文,多才频见出人群。金门漏永平明入,玉署书声半夜闻。别梦几回欹枕月,归心一片渡江云。须知馆阁储贤地,可见词章是策勋。
  • 70.《大行皇帝挽歌辞(二首)·北阙南都象镐丰明朝·李东阳北阙南都象镐丰,我皇身自际时雍。只应龙种如高帝,何止虹髯似太宗。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因思二十年前事,长蹑仙班侍九重。¤
  • 71.《厓山大忠祠诗四首·其二明朝·李东阳 汴城杭郭总丘墟,三百年来此卜居。海内山河非汉有,岭南民物是周馀。行宫草草慈元殿,讲幄勤勤大学书。辛苦相臣经国念,有才无命欲何如。
  • 72.《次韵答攸县陈翁钺明朝·李东阳 十年衡岳雁书迟,纵有高怀说向谁。花下一壶狂李白,江头三弄老桓伊。清风坐里时生腋,黄色归时正满眉。尊俎肯留今日燕,为君重咏白驹诗。
  • 73.《五斗粟明朝·李东阳五斗粟,不屈人。五株柳,不出门。举世不我容,上作羲皇民。羲皇梦不见,一枕三千春。
  • 74.《再游慈恩寺留僧瑢画卷明朝·李东阳 软沙幽草接芳洲,旧路重来问石头。名似曲江题后到,身如房琯梦中游。山迎杰阁层层见,水绕长桥曲曲流。吾祖汝师俱寂寞,相逢茶话坐消忧。
  • 75.《诸生有作红叶诗者爱其末句戏为补之明朝·李东阳 碧树凋馀老更红,强将颜色慰飘蓬。浓霜未著愁先醉,返照初回望欲空。唐苑情多何足问,吴江句好更谁工。晚来蚁穴无归路,应恨萧萧匝地风。
  • 76.《代发答明朝·李东阳 君身须眉具,鬣者宁独发。发也幸独长,虽长亦同缺。壮老信有端,知几乃明哲。汝德不益增,我衰岂终瞥。习变如我然,繁多起丝忽。汝躬不内顾,顾以容为悦。我意君不知,兹...
  • 77.《杨应宁母安人受封诗明朝·李东阳 老去逢恩不自知,半生勤俭鬓成丝。家如夫子长存日,身似郎君未贵时。拜忆登堂晨贺早,醉沾开阁夜归迟。百年桑梓瞻依地,一度生辰一献诗。
  • 78.《送李士常·其二明朝·李东阳 古人重友道,君子慎其微。难交乃终好,苟合生祸机。与君夙倾盖,意气两不违。但觉多畏惮,愧无受益资。终然出肺腑,久矣不复疑。我生寡知识,视友如严师。君今岂易得,弃...
  • 79.《和冯佩之韵明朝·李东阳 百尺楼台四面同,烟霞深锁洞门中。虚窗地迥犹含日,破帽情多不受风。万里碧云秋兴远,一番凉雨夜愁空。秪应今度来差早,明日花开定满丛。
  • 80.《谒少昊墓明朝·李东阳 古称少昊氏,云是五帝先。典册既茫昧,氏名仅流传。建都鲁城东,遗址有轩辕。至今高原上,陵树郁成阡。丰碑不刻字,遗恨宣和年。国朝重明祀,香帛随纁玄。我来访旧迹,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