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

李端的诗词全集、诗集(251首全)

  • 41.《送丘丹归江东唐朝·李端 故山霜落久,才子忆荆扉。旅舍寻人别,秋风逐雁归。 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肯学求名者,经年未拂衣。
  • 42.《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唐朝·李端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凤...
  • 43.《塞上唐朝·李端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 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塞闲思远猎,师老厌分营。 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 44.《闻吉道士还俗因而有赠唐朝·李端 闻有华阳客,儒裳谒紫微。旧山连药卖,孤鹤带云归。 柳市名犹在,桃源梦已稀。还乡见鸥鸟,应愧背船飞。
  • 45.《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唐朝·李端 名卿步月正淹留,上客裁诗怨别游。素魄近成班女扇, 清光远似庾公楼。婵娟更称凭高望,皎洁能传自古愁。 盈手入怀皆不见,阳春曲丽转难酬。
  • 46.《送王副使还并州唐朝·李端 并州近胡地,此去事风沙。铁马垂金络,貂裘犯雪花。 曾持两郡印,多比五侯家。继世新恩厚,从军旧国赊。 戍烟千里直,边雁一行斜。想到清油幕,长谋出左车。
  • 47.《妾薄命三首唐朝·李端 忆妾初嫁君,花鬟如绿云。回灯入绮帐,对面脱罗裙。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容颜南国重,名字北方闻。 一从失恩意,转觉身憔悴。对镜不梳头,倚窗空落泪。 新...
  • 48.《与萧远上人游少华山寄皇甫侍御唐朝·李端 寻危兼采药,渡水又登山。独与高僧去,逍遥落日间。 渐看闾里远,自觉性情闲。回首知音在,因令怅望还。
  • 49.《送少微上人入蜀唐朝·李端 削发本求道,何方不是归。松风开法席,江月濯禅衣。 飞阁蝉鸣早,漫天客过稀。戴颙常执笔,不觉此身非。
  • 50.《送新城戴叔伦明府唐朝·李端 遥想隋堤路,春天楚国情。白云当海断,青草隔淮生。 雁起斜还直,潮回远复平。莱芜不可到,一醉送君行。
  • 51.《送杨皋擢第归江东唐朝·李端 隋堤望楚国,江上一归人。绿气千樯暮,青风万里春。 试才初得桂,泊渚肯伤蘋.拜手终凄怆,恭承中外亲。
  • 52.《卧病寄苗员外唐朝·李端 故人初未贵,相见得淹留。一自朝天去,因成计日游。 月明应独醉,叶下肯同愁。因恨刘桢病,空园卧见秋。
  • 53.《送诸暨裴少府唐朝·李端 山公访嵇绍,赵武见韩侯。事去恩犹在,名成泪却流。 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才子清风后,无贻相府忧。
  • 54.《寄庐山真上人唐朝·李端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青草湖中看五老, 白云山上宿双林。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 55.《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唐朝·李端 鹤裘筇竹杖,语笑过林中。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自嫌山客务,不与汉官同。
  • 56.《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唐朝·李端 露下晚蝉愁,诗人旧怨秋。沅湘莫留滞,宛洛好遨游。 饮马逢黄菊,离家值白头。竟陵明月夜,为上庾公楼。
  • 57.《与苗员外山行唐朝·李端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 58.《送友人游蜀唐朝·李端 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帆影缘巴字,钟声出汉州。 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愁。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
  • 59.《长安书事寄薛戴唐朝·李端 朔雁去成行,哀蝉响如昨。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 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三山不可见,百岁空挥霍。 故事尽为愁,新知无复乐。夫君又离别,而我加寂寞。 惠...
  • 60.《送张芬归江东兼寄柳中庸唐朝·李端 久是天涯客,偏伤落木时。如何故国见,更欲异乡期。 鸟暮东西急,波寒上下迟。空将满眼泪,千里怨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