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逢时(1829~1876),字泰阶,台湾宜兰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为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科拔贡,同治元年(1862)应台湾道兼学政孔昭慈之聘为幕宾。同治四年(1865)李逢时因三姓械斗事件受牵累,避乱大湖庄,此后他仕途不顺,恐怕与此事有关。李氏中多咏兰阳当地光兼及史事者,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所述地方史事可补史书之不足。  李逢时诗集目前仅见《李拔元遗稿》抄本传世,由北台文人李硕卿授与门生李建兴,复于1956年赠与宜兰文献会。其后文献会裁撤,该抄本下落不明,目前所见者乃陈长城藏本。陈氏谓此为「光绪年间基隆大儒保粹书斋主人李硕卿为之抄存,民国初年李氏门人省议员李建兴再为抄存」,可见此抄本乃辗转传抄而来,有毛笔与硬笔书写,字迹错杂,错误不少。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谓李逢时有《观澜草堂诗稿》,与今所见似非同一版本〖编者按:连横《台湾诗乘》所录四首皆今本所无,因此李逢时诗稿版本当不只一种。〗。目前宜兰县史馆所藏及龙文出版社王国璠总辑、高志彬主编《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三辑‧泰阶诗稿》,皆据陈长城所藏本复印(简称「汇刊本」)。然而此版本有部分与宜兰县史馆的复印本略有出入。今以宜兰县史馆《抄本》为底本,再与「汇刊本」及卢世标选编发表于《宜兰文献》二卷二期(称「宜兰文献本」)的内容互校。(黄宪作撰)

李逢时的诗词全集、诗集(1首全)

  • 1.《山居·清朝·李逢时幽栖傍碧水,水泻两山间。山近晴还雨,风轻云自閒。□□□□□,□□□□□。□□□□□,□□□□□。

猜您喜欢

  • 1.《赠张相镐其一唐朝·李白神器难窃弄,天狼窥紫宸。 六龙迁白日,四海暗胡尘。 昊穹降元宰,君子方经纶。 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 秀骨象山岳,英谋合鬼神。 佐汉解鸿门,生唐为后...
  • 2.《病后遇王倚饮赠歌唐朝·杜甫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尚看王生抱此怀,在于甫也何由羡。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沈年苦无健。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
  • 3.《秋风三叠寄秦少游·其一宋朝·邢居实秋风夕起兮白露为霜,草木憔悴兮窃独悲此众芳。明月皎皎兮照空房,昼日苦短兮夜未央。有美一人兮天一方,欲往从之兮路渺茫。登山无车兮涉水无航,愿言思子兮使我心伤。
  • 4.《留题南赵古庙元朝·胡巨源鳞皴老树铁生斑,神宇荒凉野壑间。地僻无人秋寂寂,一川红影夕阳閒。
  • 5.《别洪七峰明朝·沈光文鹭岛初来便识君,东山又共学耕耘。发肤无恙悲徒老,著述方成悔欲焚。忽作閒心同倦鸟,俄焉长揖别高云。从今只合言于野,理乱都将置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