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集》三卷,今编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气。

李中的诗词全集、诗集(229首全)

  • 101.《吉水寄阎侍御五代·李中 何处怀君切,令人欲白头。偶寻花外寺,独立水边楼。不得论休戚,何因校献酬。吟馀兴难尽,风笛起渔舟。
  • 102.《秋日途中五代·李中 信步腾腾野岩边,离家都为利名牵。 疏林一路斜阳里,飒飒西风满耳蝉。
  • 103.《鸂鶒五代·李中 流品是鸳鸯,翻飞云水乡。风高离极浦,烟暝下方塘。 比鹭行藏别,穿荷羽翼香。双双浴轻浪,谁见在潇湘。
  • 104.《所思·门掩残花寂寂五代·李中 门掩残花寂寂,帘垂斜月悠悠。 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
  • 105.《五代·李中 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 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
  • 106.《访龙光智谦上人五代·李中 忽起寻师兴,穿云不觉劳。相留看山雪,尽日论风骚。 竹影摇禅榻,茶烟上毳袍。梦魂曾去否,旧国阻波涛。
  • 107.《叙吟二首五代·李中 往哲搜罗妙入神,隋珠和璧未为珍。 而今所得惭难继,谬向平生著苦辛。 成僻成魔二雅中,每逢知己是亨通。 言之无罪终难厌,欲把风骚继古风。
  • 108.《送绍明上人之毗陵五代·李中 忽起毗陵念,飘然不可留。听蝉离古寺,携锡上扁舟。 月出沙汀冷,风高苇岸秋。回期端的否,千里路悠悠。
  • 109.《海上春夕旅怀寄左偃五代·李中 柳过清明絮乱飞,感时怀旧思凄凄。月生楼阁云初散, 家在汀洲梦去迷。发白每惭清鉴启,酒醒长怯子规啼。 北山高卧风骚客,安得同吟复杖藜。
  • 110.《览友人卷五代·李中 新诗开卷处,造化竭精英。雪霁楚山碧,月高湘水清。 初吟尘虑息,再味古风生。自此寰区内,喧腾二雅名。
  • 111.《维舟秋浦,逢故人张矩同泊五代·李中 卸帆清夜碧江滨,冉冉凉风动白蘋.波上正吟新霁月, 岸头恰见故乡人。共惊别后霜侵鬓,互说年来疾逼身。 且饮一壶销百恨,会须遭遇识通津。
  • 112.《忆溪居五代·李中 竹轩临水静无尘,别后凫鹥入梦频。 杜若菰蒲烟雨歇,一溪春色属何人。
  • 113.《送庐阜僧归山阳五代·李中 山阳旧社终经梦,容易言归不可留。瓶贮瀑泉离五老, 锡摇江雨上孤舟。鱼行细浪分沙觜,雁逆高风下苇洲。 遥想枚皋宅边寺,不知凉月共谁游。
  • 114.《感兴五代·李中 渔休渭水兴周日,龙起南阳相蜀时。 不遇文王与先主,经天才业拟何为。
  • 115.《书小斋壁五代·李中 其谁肯见寻,冷淡少知音。尘土侵闲榻,烟波隔故林。 竹风醒晚醉,窗月伴秋吟。道在唯求己,明时岂陆沈。
  • 116.《吉水春暮访蔡文庆处士留题五代·李中 无事无忧鬓任苍,浊醪闲酌送韶光。溟濛雨过池塘暖, 狼藉花飞砚席香。好古未尝疏典册,悬图时要看潇湘。 恋君清话难留处,归路迢迢又夕阳。
  • 117.《秋夕书怀五代·李中 功名未立诚非晚,骨肉分飞又入秋。 枕上不堪残梦断,壁蛩窗月夜悠悠。
  • 118.《新秋有感五代·李中 门巷凉秋至,高梧一叶惊。渐添衾簟爽,顿觉梦魂清。 暗促莲开艳,乍催蝉发声。雨降炎气减,竹引冷烟生。 戍客添归思,行人怯远程。未逢征雁下,渐听夜砧鸣。 张...
  • 119.《寄左偃·每病风骚路五代·李中 每病风骚路,荒凉人莫游。惟君还似我,成癖未能休。 舍寐缘孤月,忘形为九秋。垂名如不朽,那恨雪生头。
  • 120.《客中寒食五代·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