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诗词曲代表作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欧阳修的古文典籍

欧阳修的诗词全集、诗集(1210首全)

  • 381.《滑州归鴈亭宋朝·欧阳修长河终岁足悲风,亭古台荒半倚空。惟有鴈归时最早,柳含微绿杏粘红。
  • 382.《新霜二首·荒城草树多阴暗宋朝·欧阳修荒城草树多阴暗,日夕霜云意浓淡。长淮渐落见洲渚,野潦初清见洲渚,野潦初清收潋灩。兰枯蕙死谁复吊,残菊篱根争艳艳。青松守节见临危,正色凛凛不可犯。芭旧芰荷不足数,...
  • 383.《三游洞宋朝·欧阳修漾戢泝清川,舍舟缘翠岭。探奇冒层嶮,因以穷人境。弄舟终日爱云山,徒见青苍杳霭间。谁知一室烟霞里,乳窦云腴凝石髓。苍崖一径横查渡,翠壁千寻当户起。昔人心赏为谁留,...
  • 384.《小饮坐中赠别祖择之赴陕府宋朝·欧阳修明日君当千里行,今朝始共一◇酒。岂惟明日难重持,试思此会何尝有。京师九衢十二门,车马煌煌事奔走。花开谁得屡相过,盏到莫辞频举手。驩情落寞酒量减,置我不须论老朽。...
  • 385.《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宋朝·欧阳修 正月斗杓初转势。金刀剪彩功夫异。称庆高堂欢幼稚。看柳意。偏从东面春风至。 十四新蟾圆尚未。楼前乍看红灯试。冰散绿池泉细细。鱼欲戏。园林已是花天气。
  • 386.《戏刘原甫宋朝·欧阳修平生志业有谁先,落笔文章海内传。昨日都城应纸贵,开帘却扇见新篇。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洞里新花莫相笑,刘郎今是老刘郎。
  • 387.《玉楼春·江南三月春光老宋朝·欧阳修 江南三月春光老。月落禽啼天未晓。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杪。 云垂玉枕屏山小。梦欲成时惊觉了。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
  • 388.《送辛判官宋朝·欧阳修被荐方趋召,还乡仍彩衣。看山向家近,上路逐鸿飞。结绶同为客,登高独送归。都门足行者,莫讶柳条稀。
  • 389.《春帖子词二十首·八夫人合五首宋朝·欧阳修黄金未变千丝柳,白日初迟百刻香。圣主本无声色惑,宫花不用◇新妆。
  • 390.《送致政朱郎中宋朝·欧阳修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已上印书辞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 391.《又和宋朝·欧阳修凭高寓目偶乘闲,◇服游人见往还。明月正临双阙上,行歌遥听九衢间。黄金络马追朱幰,红烛笼纱照玉颜。与世渐疏嗟老矣,佳辰乐事岂相关。
  • 392.《送琴僧知白宋朝·欧阳修吾闻夷中琴已久,常恐老死无其传。夷中未识不得见,岂谓今逢知白弹。遗音髣佛尚可爱,何况之子传其全。孤禽晓警秋野露,空涧夜落春岩泉。二年迁谪寓三峡,江流无底山侵天。...
  • 393.《寄张至秘校宋朝·欧阳修关山一里一重愁,念远伤离两未休。南陌望穷云似帐,西楼吟断月如◇。柳绵飞後春应减,兰径荒时客倦游。拟寄东流问沟水,亦应沟水更东流。
  • 394.《病告中怀子华原父宋朝·欧阳修狂来有意与春争,老去心情渐不能。世味惟存诗淡泊,生涯半为病侵陵。花明晓日繁如锦,酒拨浮醅绿似渑。自是少年豪横过,而今疑钝若寒蝇。
  • 395.《赋竹上甘露宋朝·欧阳修梢梢两竹枝,甘露叶间垂。草木有灵液,阴阳凝以时。深山与穷谷,往往尝有之。幸当君子轩,得为众人知。物生随所托,晦显各有宜。聊以助歌咏,兼堪饮童儿。
  • 396.《一落索·小桃风撼香红碎宋朝·欧阳修 小桃风撼香红碎。满帘笼花气。看花何事却成愁,悄不会、春风意。 窗在梧桐叶底。更黄昏雨细。枕前前事上心来,独自个、怎生睡。
  • 397.《送左殿丞入蜀宋朝·欧阳修传闻蜀道难,行客若登天。紫竹深无路,黄花忽见川。闻禽嗟异域,问俗访耆年。欲识京都远,惟应望日边。
  • 398.《戏赠丁判官宋朝·欧阳修西陵江口折寒梅,争劝行人把一杯。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
  • 399.《御街行·夭非华艳轻非雾宋朝·欧阳修 夭非华艳轻非雾。来夜半、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乳鸡酒燕,落星沈月,紞紞城头鼓。 参差渐辨西池树。朱阁斜欹户。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遗...
  • 400.《摄事斋宫偶书宋朝·欧阳修斋宫岑寂偶偷闲,犹觉闲中兴未阑。美酒清香销昼景,冷风残雪作春寒。丹心未死惟忧国,白发盈簪盍挂冠。谁为寄声清颍客,此生终不负渔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