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诗词曲代表作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乾隆的诗词全集、诗集(42319首全)

  • 29001.《积书岩清朝·乾隆二酉非所慕,八索谁能探。游目既已豁,引兴殊不凡。不著一卷书,是谓积书岩。
  • 29002.《阵雨清朝·乾隆阵雨凡数番,入地刚馀寸。时阴时复晴,蒿目意弥闷。禾黍色稍苏,犹之清水噀。优沾则何有,尚冀天龙喷。大云亦渐起,霶霈谅已近。解作拟今夕,沃心满吾愿。吾因絜矩政,恩施...
  • 29003.《雨猎清朝·乾隆炎蒸为雨信有哉,猎骑已布
  • 29004.《邓尉香雪海歌叠旧作韵清朝·乾隆邓尉西北山名吾,昔游未到兹到初。奇峰诡石更幽邃,商邱三字泐匪诬。虎山桥春水碧涨,光福塔舍利光舒。湖山表里互映带,都拱香雪为范模。循名讨实何不可,无妨片刻鸣銮纡。...
  • 29005.《泛舟后湖揽古清朝·乾隆太平门外蒋陵湖,春波演漾含新蒲。鸣榔烟水入深处,濯清因以为清娱。忆昔繁华乐游苑,穿池肄武陈舳舻。熙宁泄水号济困,实与青苗意不殊。胜朝乃复事开浚,洲上置库藏舆图。...
  • 29006.《免河南夏邑等四县积欠清朝·乾隆巡省匪游观,民瘼咨处处。春月往南时,旧臣毕觐御。家屏实豫人,问以稼穑故。奏称数载涝,蠲赈皆未遇。是时彼方伯,迎銮正随路。同宣近前席,详告听莫误。州县或欺尔,尔莫...
  • 29007.《清朝·乾隆关外夏雨少,山田早忧旱。遣祈即沾泽,稍救嘉种晚。谷中绿回苏,黄萎惟山坂。迩来历历看,歉状嗟盈眼。晚荞及秋菜,皆可济餐饭。既苏复待滋,为之愁展转。夜雨听枕上,声细...
  • 29008.《袖岚书屋清朝·乾隆倚岩屋三间,其外围诸岫。㠍嶪座中呈,荟蔚檐端逗。于焉机引静,可以时对茂。于何劳位置,万景天然就。点笔无俗情,风华在怀袖。
  • 29009.《二月朔日作清朝·乾隆制祭考戴礼,载芟缅毛诗。迁坐此致斋,吾将举春祈。仲月气渐鬯,霁雪融温曦。灯节过喧赏,动归静觉宜。筹远将就绪,劭农无射思。处顺慎临渊,谨几戒漏卮。夕惕复朝乾,心宁...
  • 29010.《山东巡抚奏报得雨诗以志慰清朝·乾隆微湖阻去路,数郡付波臣。吾民嗟非鱼,昏垫遭苦辛。朅力疏伊河,归壑得所循。洪流为杀势,涸壤可耕耘。借谷课力田,岁计惟在春。嘉种既已布,所赖膏雨频。朝来擘奏书,彻犁...
  • 29011.《题养正图六十首·其十九·贱货尊贤清朝·乾隆崇堂列宾筵,鸣玉白珩讯。哗嚣非楚宝,英贤斯登进。王孙诚善答,简子乃失问。
  • 29012.《六月朔日偶然作三首·其三清朝·乾隆朱明日正迟,雨后生凉飔。广厦那知暑,漏永读书时。镜古每思艰,契理亦解颐。薰风长养候,茂对宁不怡。怡宁抵忧长,翘然念西师。
  • 29013.《弄珠室得句清朝·乾隆灵泉出山根,有源应不涸。而何偶遇旱,其势亦觉弱。今来经雨后,鱼眼何纷若。形吐蚌万千,光翻镜错落。圆流溉鳞塍,近远农家乐。是珠大利益,照乘可捐壑。
  • 29014.《丛芳榭得句清朝·乾隆曲廊回抱疏轩敞,阶俯琳池波泱漭。缭以纱疏碧且虚,延爽障寒幽复朗。宴息四序无不宜,怛春花镇含芳蕤。风栏雨埭氤氲际,月宇雪窗澹荡时。摛藻发思真契妙,一岁之中曾几到。...
  • 29015.《张符出牧图清朝·乾隆犹龙曾跨背,与马不同风。符亦传神者,肯教让戴嵩。韩虎道古龙,妙手称擅世。齐客有精论,马难鬼神易。阔步出烟莎,寝讹天机秉。我亦司牧人,披图发深省。
  • 29016.《素尚斋小憩清朝·乾隆胪传蒇鸿仪,夏凊询慈履。于焉返御园,更衣取便迩。黼芾入山林,笑未能免矣。雨后峭茜佳,石激声更美。书堂栖嵚嵜,素尚宗尧旨。西苑及仙庄,何必分彼此。怡神既远尘,得句...
  • 29017.《叠苏轼刻盆石诗韵清朝·乾隆形而下者皆子孙,何不归一返厥原。以水承石沃水翻,坡翁游戏至理存。后人乃谓雪在盆,孰得其肤孰得根。我来阅古偶复言,所喜时雨歌元元。
  • 29018.《弄珠室清朝·乾隆水轩临平湖,湖中泉喷珠。其数乃无万,忽有忽复无。颗颗皆圆融,朗朗绝觊觎。信摩尼真宝,不藉鲛人输。照乘彼小哉,如意如是夫。
  • 29019.《观海潮作歌清朝·乾隆辛未观潮潮已奇,杭人犹称其力微。丁丑观潮潮未至,作歌高楼聊纪事。似神而非者曰三,逮兹三度潮真酣。却非江楼观约略,创得乃在柴塘尖。我阅柴塘筹禦海,讵图快览惊涛骇。...
  • 29020.《鸡鸣山清朝·乾隆崥崹郁郁城北区,高出城头可望湖。春风葩瑵朅临驻,不须俞骑纷前趋。扶携老幼愿瞻觐,谁何无事严声呼。六朝兴废则且置,斯民三代宁有殊。巡方讵为玩山水,鉴古益切忧勤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