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诗词曲代表作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乾隆的诗词全集、诗集(42319首全)

  • 29901.《朝阳洞有会清朝·乾隆牝洞向东南,因得朝阳号。两年忽以别,一朝适尔到。玩景则且置,思义亦会要。君阳而臣阴,朝者纷焉造。设非付大公,物来奚朗照。朗照非察察,无欲观其妙。
  • 29902.《写心精舍作清朝·乾隆神御楼之侧,精舍幽而雅。每因成小憩,近率逢仲夏。山静日方长,景合子西也。槐阴及松籁,别我两年者。胡为如是乎,抚心不能写。
  • 29903.《题有真意轩清朝·乾隆西峪岩谷中,是为最初地。文轩据山凹,向名有真意。本来无忙务,耐可坐而憩。循名欲责实,相羊引深思。真者妄之对,意者心之使。必其心乎理,所发乃纯粹。设匪克已功,鲜弗...
  • 29904.《清朝·乾隆土润溽暑时,晴蒸即觉热。山田赖有此,苗怒长穗结。早晚仍爽凉,斯则塞景别。于人于稼穑,两利无乖节。地是圣人贻,恩实天公设。对时育万物,勉敬始终彻。
  • 29905.《再题天鹿锦卷清朝·乾隆宋刻丝见亦曾屡,彼皆纂组具画意。率作挂幅俱清玩,石渠不啻贮三四。装为画卷者盖稀,此则画卷前所置。用之贉首似抑屈,爰命裱成画卷式。昔实宾而今乃主,蕉岂幻兮鹿匪寄。...
  • 29906.《红杏园五叠首韵清朝·乾隆十六载重经,不殊前税辇。平远见树笼,知为红杏馆。红杏红犹未,物固因时显。东风鼓昭苏,蓓蕾仍迟展。即境怀其人,考古几閒遣。厥后更称谁,东平云乐善。
  • 29907.《圆池清朝·乾隆圆池圆中规,恰似月之满。石洞在其上,夏凉而冬暖。
  • 29908.《西湖咏南宋事清朝·乾隆内湖外湖活画披,南山北山明镜里。开封失守迁以居,弃置中原如弗视。长江为堑姑恃防,处堂燕雀聊堪比。偏安民物值富饶,君臣胥忘卧薪矣。朝歌夜弦诩升平,春游秋赏穷奢靡。...
  • 29909.《过车逻坝清朝·乾隆往南过坝时,大河尚未复。还北兹过坝,故道归黄渎。未复盼速复,日夜问奏牍。归故筹归后,夏汛防三伏。然因定水志,山盱守以笃。戊戌秋河决,注淮势甚酷。无已始开兹,轻重...
  • 29910.《命嵇璜萨载往徐州勘应添石工诗以志事清朝·乾隆徐城经三临,无非民务急。土工及石工,次第筹详悉。凡缓可待者,拟翠华重出。其工在城西,石堤于彼毕。欲接至韩山,条石易一律。庶可恃无恐,黎民安井邑。前岁秋异涨,徐城...
  • 29911.《含芳书屋清朝·乾隆书屋额含芳,四时芳在屋。斯言已放芳,而屋含以足。兹来芳未放,生意物含蓄。含芳之正义,书屋同其淑。盖放斯有穷,含乃无穷福。先王茂对时,羲经明著育。
  • 29912.《雪浪石七叠苏东坡诗韵清朝·乾隆一为炮石如□屯,一为片石峰峙尊。而胥冒以雪浪名,岂其名者智令昏。炮者久占定州境,片者移自临城村。质之苏曰作飞石,定州者可守城门。复质之苏曰画水,九原欲招两孙魂。...
  • 29913.《澄性堂清朝·乾隆宣尼有至训,性近习相远。子舆譬之水,澄者返其本。不为外物牵,天命乃全善。溪堂用斯额,如铭瞻以宛。明道复性书,当前一篇展。
  • 29914.《石槽行宫晚景清朝·乾隆午热已驻旌,斯乃常年事。今岁午弗热,爽凉达晚遂。槐树况长成,接叶阴满地。而我乘清暇,宣见地方吏。都称麦收定,禾黍芃苗腻。斯实非躗言,沿途览次第。然而秋熟遥,敢懈...
  • 29915.《随安室有警清朝·乾隆昔日随安人,盖谓无不可。今日随安人,乃成逐处妥。昔为俭之媒,今近奢之夥。不逊及宁固,夫子明训我。循名益恧然,弗拟久而坐。
  • 29916.《雅涵堂有会清朝·乾隆山水带乎外,图书贮乎里。相映胥一雅,而堂涵于此。堂涵弗自言,在人识其美。雅者文之宗,文者道之旨。优游得真诠,玩愒失正理。
  • 29917.《登半天楼作歌清朝·乾隆少林俯望半天楼,不啻眼下与足底。山庄内则斯最高,故有半天之比拟。山脉本从西北来,游归入门近尺咫。事半功倍实在斯,遂以肩舆陟嵔
  • 29918.《命加赈山东江南被灾州县诗以志事清朝·乾隆春正诏加赈,十行率成例。加期满再加,则以灾重暨。河决青龙冈,垂成功屡废。被灾诸州县,至今无涸地。不惟麦失望,大田艰种艺。哀哉昏垫民,日食何为继。即予加三月,速救...
  • 29919.《题乐山书院清朝·乾隆乐山仁者事,山以静为德。静亦仁之端,三一一三即。仁静存乎心,山实为境域。心境更非二,浑一在已克。乐岂系峰林,五言识规则。
  • 29920.《静含太古山房清朝·乾隆秀起堂下山之坳,别有山房朴而野。我昔名之含太古,虽不数来去不舍。山含房乎房含山,到此率难分疏也。然而太古以来山,房有之漫嗤久假。子西偶一涉其藩,此语原公万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