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诗词曲代表作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乾隆的诗词全集、诗集(42319首全)

  • 30721.《命于淮北截留漕米十万石以备赈贷诗以志事清朝·乾隆淮徐近豫省,雨泽亦愆期。念彼池鱼殃,驰谕屡问之。兹接大吏奏,民艰廑赍咨。难拘例报灾,救济不容迟。借口粮多寡,视灾轻重为。更请截漕米,以备赈贷资。批行不待议,恤灾...
  • 30722.《创得斋清朝·乾隆遵溪西北上,一谷沿崔嵬。谷穷稍屹□,细径松门开。拾级登石磴,萧然宛到斋。适值晴景佳,峭茜青葱排。朗照无定中,而有清风来。画家弗能绘,斯即创得哉。
  • 30723.《依绿轩清朝·乾隆人孰能无念,念必有所依。依则合于正,不应依乎私。此轩曰依绿,正私两俱非。徒因嘉荫下,取名偶题之。是时林未绿,轩似依失其。轩失依何害,会有林绿时。民失依岂可,我罪...
  • 30724.《涿州行宫作清朝·乾隆前年南幸斯两停,今岁西巡惟一驻。虽云来往取便途,自恧行宫过多处。种树岁久阴欲连,饯春行夏清景便。吉行里未过五十,群欣税驾憩午前。室宇取足嫌多矣,瓯香研净铺吟笺。...
  • 30725.《题倚晴楼清朝·乾隆层楼号倚晴,迥揽林泉胜。一年来几度,几度情无定。望雨厌晴频,愁霖欲晴净。兹在春言春,纽芽物生竞。雨润正其时,晴多或弗称。非我鲜恒心,祈年本乎性。
  • 30726.《六兼斋有会清朝·乾隆六兼向所名,意取绛州语。兹来有所思,于我似缺许。既乃忆内典,根尘皆六数。兼以谓之无,是义颇可取。
  • 30727.《是日未至云罩寺寄题清朝·乾隆壬寅以后多乘舆,造极登峰殊艰致。逮兹倏忽又六年,云罩罢临遥望寺。然而一念未能忘,七字因之有题寄。石栈岂啻七步遥,早则吟成例乙巳。定光塔矗白云尖,不涉是一还是二。
  • 30728.《题澄观斋清朝·乾隆观者目之用,澄者心之体。体用实相资,一二二一耳。然使心弗澄,目观斯乱矣。又当澄为主,则观咸中理。圣题惠迪吉,亦如是而已。
  • 30729.《高秋清朝·乾隆高秋连日碧天晴,泬寥长空迥曭朗。昨晚婪尾热蒸云,将谓洗车约无爽。晓阴细霏三四点,副名足矣曦光晃。卓午西北风快霁,宜旸实叶西成象。律暄惟祝霜信迟,嘉与三农伫登穰。
  • 30730.《写心精舍清朝·乾隆问人孰无心,问心如何写。能识心已希,识能写益寡。儒者欲其存,墨者云其假。存固少真存,假岂诚知假。孟子推舜心,已曰鲜慕者。热中则何为,所写更谁也。我惟勉精一,能否...
  • 30731.《进宫因常雩斋戒德胜门外作清朝·乾隆虽是常雩即祷雩,霈膏旬半麦将枯。前兹谢雨冲泥处,已是扬尘蒿目吾。旦云旋复露晨曦,历揽郊原增憪而。自咎新正幸雪渥,岂知陇得竟虚期。陇得虚期五日延,更因望蜀益忧煎。...
  • 30732.《来青轩敬题清朝·乾隆山轩凭虚牖,近远展翠屏。仰首眺奎文,普照乾坤明。王言何大哉,讵惟赏色形。下视麦每每,其青亦来呈。五日大霈甘,尚冀饼饵馨。
  • 30733.《山近轩有会清朝·乾隆据岭向南下,书轩果山近。寻常向北上,弗近惟觉远。上难下实易,因悟为学本。匪进则成退,退易进难允。岂啻为学哉,为政亦堪准。庄敬乃日强,虽老犹斯黾。
  • 30734.《遂初堂得句清朝·乾隆偶憩遂初堂,遂初亦匪易。堂成丙申年,预为归政计。兹忽历十五,其五期逮至。适百半九十,此语具述义。年近如远年,岁增即减岁。然则如之何,且愿初心遂。
  • 30735.《竹香馆清朝·乾隆竹本宜园亭,非所云宫禁。不可无此意,数竿植嘉荫。诘曲诡石间,取疏弗取甚。便能境远俗,亦自径引深。幽馆丛玉中,风露香清浸。鼻观惬心官,五字摛新吟。
  • 30736.《镜藻轩清朝·乾隆春冰尚铺池,块玉宁有藻。然而藻在中,生意无穷了。镜则照之用,藻乃明之道。取喻于水芳,絜矩乎政表。品材伊谁责,凭轩愧不少。
  • 30737.《野田清朝·乾隆野田异初到,廿日增佳象。两番霖霈灵,多稼苗助长。徐骑一历观,心目为之爽。拂风送沤郁,饮露润瀣沆。再雨不为过,消炎泄秋枉。昨阅京畿报,雨接湿欠广。况兼酷曦蒸,诚恐...
  • 30738.《鉴波亭清朝·乾隆泉流即为瀑,泉贮乃成波。陡峡曲涧间,波少瀑恒罗。是地平成贮,平故波纹拖。有风练影披,无风镜光磨。而我名以鉴,鉴之义若何。讵为整衣冠,衣冠何系么。允因察践履,践履...
  • 30739.《晓凉清朝·乾隆今岁立秋迟,秋立凉却早。屈所以为信,至理原明了。况经昨雨后,凉益峭今晓。斯本塞外常,夹衣已觉好。然而非一往,午热熟万宝。
  • 30740.《自达轩有会清朝·乾隆达者塞之对,达善塞为否。坐轩偶览额,因而悟其理。轩本敞且虚,其达易为耳。人则有好恶,塞易达难矣。泰山岂不巍,蔽之费一指。何以袪其蔽,要惟在克己。蔽祛则自达,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