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诗词曲代表作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乾隆的诗词全集、诗集(42319首全)

  • 35761.《正定隆兴寺三叠旧作韵清朝·乾隆白驹过隙古语闻,廿岁忽别相好尊。即今瞻礼宛如昨,识阁其阁门其门。久败重修两置却,何殊流水及行云。亥年兴工子岁蒇,落成辛丑来巡轮。十里以外层楼见,迥出雉堞切鹏旻。...
  • 35762.《颐志堂作歌清朝·乾隆昔日颐志寻无方,言之犹自馀悲伤。今日颐志不易得,曰惟时若雨与旸。颐者养也志欲豫,然其豫也必有常。隐居却扫非吾事,吾之豫在万民康。恐作秋霖兹快霁,额手西成或卜穰。...
  • 35763.《味真书屋清朝·乾隆书史有真味,此人共所知。然味不在彼,在我宜思之。味更有臧否,其能辨者谁。辨矣复在行,法戒分毫釐。得臧味乃真,吾今亦含饴。
  • 35764.《题烟云集绘册·其十八·黄居寀蜡梅蜡嘴清朝·乾隆蜡梅蜡其花,蜡嘴蜡其鸟。鸟谓花假借,花曰鸟袭剿。岂知蜡自蜡,彼两舌虚掉。达者笑冁然,即蜡谁所号。迷头认影真,似此殊不少。
  • 35765.《题妙达轩清朝·乾隆达固通之名,舍妙则成执。妙有而弗居,达无所弗入。精庐花宫侧,颜轩非旧袭。文殊平等智,默契虔合拾。
  • 35766.《憩云斋得句清朝·乾隆肩舆过小岭,益觉入山深。是日春云布,阁雨未作霖。因之共云憩,颇有忘云心。何不落浓
  • 35767.《松霞室清朝·乾隆松实拿插㙷,霞虚出想像。晦则为青色,晴或作赤状。然总非真霞,真霞自天上。虬枝落落吹,拟议胥无当。
  • 35768.《法轮寺清朝·乾隆梵语转轮王,又称帝释天。盖司世间者,皇王之谓然。世出世间法,相需相得诠。四塔围都城,斯乃居北焉。果然一统成,佳兆已符前。兹令演国语,三乘因以宣。诸事弗忘旧,二陵...
  • 35769.《清朝·乾隆月之廿一及廿二,屡见春阴复屡霁。北望云容更较重,意殷泽霈望雨地。此间雨弗雨皆可,齐豫京畿所希冀。今朝乃接刘峨奏,即廿一二雨雪霈。虽未深透润三寸,自于春耕资益利。...
  • 35770.《河南巡抚何裕城奏报得雨诗以志事清朝·乾隆仲春之初旬,曲阜曾微雨。未能成分寸,怅望徒延伫。谁知即是日,开封被佳澍。入地三寸馀,各属沾以普。却以差人报,迟直
  • 35771.《游清凉寺清朝·乾隆何山不清凉,而此山独占。五台亦有之,新旧原易勘。然胥同幻名,久近何须验。山名既属幻,寺名益觞滥。而在兹言兹,云林喜苍淡。静室小憩坐,藉用消尘念。
  • 35772.《安徽巡抚书麟奏报各属得雨情形诗以志事清朝·乾隆河南淮之北,大都春艰雨。安徽接豫疆,城门殃及苦。皇天生物心,旋转幸渐睹。豫已降膏泽,歙当被恩普。伫望佳音来,兹详报巡抚。或沾四五寸,或一二寸许。四五者可耕,一二...
  • 35773.《登四面云山亭子清朝·乾隆避暑山庄最高处,四面云山奎笔署。卅六景中留御题,其年辛卯同庚著。个中妙义具神诠,每来必此登一度。一登必敬仰尧文,肯构之思切深虑。虽曰小康未大当,益惕益惭凛六驭。
  • 35774.《霞标清朝·乾隆登山待月久不为,书室霞标到亦鲜。今朝风日既爽凉,遂一肩舆陟层巘。立秋弥月草渐黄,閒云净宇露光泫。石城以外俯甫田,翼翼与与尽美善。斯慰原从忧里来,弗以为忧益斯勉。
  • 35775.《题春熙院清朝·乾隆万物到春来,无不具熙意。此院独擅名,享帚因名字。然吾此偶临,弗喜以愁对。向隅古有言,况向隅奚啻。湖北及安徽,淮扬遭旱匮。清口倒灌黄,以致淤去岁。虽亟力赈蠲,讵普...
  • 35776.《鉴古堂有会清朝·乾隆学者之鉴古,无过淑其身。帝王之鉴古,乃以福万民。其量殊小大,即境切已循。庸讵誇强识,岂徒资博闻。吾将反之约,典谟良具陈。
  • 35777.《河道总督李奉翰协办河务安徽巡抚书麟奏清水畅达漕船迅渡情形诗以志慰清朝·乾隆河臣奏清盛,并减黄之势。既慰仍萦望,漕臣奏未至。况昨漕臣疏,清口仍淤闭。虽设法挽拽,无奈阻艰致。九江十二帮,宝应停水次。待至淮盘验,益致久延滞。小舟迎往验,此实...
  • 35778.《含青斋言怀清朝·乾隆跸驻山庄两月馀,山斋岂不四五至。以非望雨即望晴,恒觉怦怦不满志。迩来气爽喜天高,优泽既沾快久霁。农田行旅两畅然,我亦与之慰心意。乘閒笋舆问景来,小憩岩轩眄额字。...
  • 35779.《题和阗玉七佛钵清朝·乾隆帝青石钵日休诗,开元寺藏久然疑。因以伽楠重肖刻,佛号佛偈明镌题。无号为空称号有,有空于佛胥弗取。乃今并偈各注明,此义与佛差别否。复因木脆玉实坚,图坚一再琢和阗。...
  • 35780.《法藏寺清朝·乾隆青峰寺中凭虚窗,法藏寺乃近尺咫。及至笋舆历溪壑,盘岰㠡将近一里。舆人数息命缓步,肯以己逸劳忘彼。盘龙松似古友存,后之今昔同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