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峰,创建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函是的诗词全集、诗集(1715首全)

  • 661.《初住归宗四首·其三明朝·释函是岭南獦獠自丹霞,楖栗横挑千里赊。多少儿孙怜老大,不知何地是吾家。
  • 662.《示知量道人(徐衣系祖母)明朝·释函是大道绝无男女相,亦无初学与先知。虽然七十未为老,岁岁当如初学时。
  • 663.《悼具三明朝·释函是早年避乱投泉石,因病辞家渡海云。白社尚存居士笔,青山添作苾刍坟。泪泠松埠新霜露,梦绕萝龛旧见闻。借汝再来吾已老,不堪孤雁唳斜曛。
  • 664.《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九明朝·释函是帝释窟之东,渐教昧随机。三净安得常,仰见群雁飞。诒言众食乏,应声投身遗。悲感动见闻,执情终以移。人岂不如鸟,圣化良有时。至今窣堵坡,照耀同吾师。
  • 665.《秋蝉四首(有引)·其一明朝·释函是轻身高木可悠悠,断续酸伤独不休。观世已甘朝露薄,因风犹作岁华忧。响彻千峰人在梦,生从一壑影临秋。若教似汝肠应断,白首难为玄鬓愁。
  • 666.《赠严殿生三首·其一明朝·释函是秦和医国早归山,独上丹峰云半间。欲傍海螺依窣堵,有时寻月共僧閒。
  • 667.《壬辰除夕明朝·释函是万里津梁归此夕,几人心事付初年。初年犹是近村寺,此夕竟同寒戍天。梦里云山应不改,客中岁月已徒然。何堪更忆匡庐旧,暮梵晨钟古木边。
  • 668.《赠严殿生三首·其三明朝·释函是安期不施神楼散,云翼何求绝粒方。一叶已输全活意,万金难换乱茅堂。
  • 669.《与诸衲游知园明朝·释函是名园誇独胜,想见古人心。渍水成寒渚,为山控碧岑。平台歌舞歇,荒径草莱深。相对同他日,悠悠自古今。
  • 670.《九青明朝·释函是白尽千峰峰顶青,空濛之内有人醒。寒飙忽起从空下,不信瑶华满夜庭。
  • 671.《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二十四明朝·释函是一条云路直,千顷野田平。湖气干霄汉,松涛引梵声。山深不数夏,僧老渐忘名。吾欲从兹去,相将混耦耕。
  • 672.《退院诗十四首(有引)·其七明朝·释函是阅世几埋孤鹤影,含情时复向人前。钟期既死琴何用,黄石难留书已传。云隐一峰星汉外,天摇双镜夕阳边。水声深处多岐路,莫逐樵夫入远烟。
  • 673.《病留凌江寺明朝·释函是避地思投老,征途复苦辛。古城寒戍火,多病老僧身。寂寂凌江寺,萧萧枫叶津。昨来云水客,云是庐山人。
  • 674.《丹霞山居十二首·其十一明朝·释函是频年无俗梦,始觉住山深。月落猿啼雾,烟销鸟在林。半开青竹牖,一畅白云吟。目送江帆远,焉知世上心。
  • 675.《春日即事明朝·释函是朦胧春色石楼前,落尽桃花听杜鹃。水涨锦溪知夜雨,月沉丹嶂起朝烟。山中各自成昏昼,世上曾无异食眠。芳草王孙归未得,几人于此独潸然。
  • 676.《十灰明朝·释函是木落烟深孤雁哀,南枝憔悴北枝催。从来春色应无住,空自撩人花绕台。
  • 677.《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其一明朝·释函是隔溪有路通幽处,望见松门别一天。因展先容归故隐,独登煖榻恋深禅。寒林扫叶煨牛火,乱砌寻源引竹泉。雪久地炉生事拙,焚香重理杂华篇。
  • 678.《月二首·其一明朝·释函是阳卷阴舒散积氛,为怜长夜隐高雯。何人不在光辉下,圆缺从教镜里分。
  • 679.《栖贤山居十首·其八明朝·释函是偶来枫树下,孤影息秋阴。涧浅摇清濑,风轻爽素襟。行人归竹远,散犊入林深。何处不相似,时时压此心。
  • 680.《与崔石师泛舟明朝·释函是与子乘桴去,何妨尽日游。江山能友我,渔佃总方舟。拚醉不须酒,无心亦似秋。他年回首处,风起绿榕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