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二卷。事见《镡津文集》卷首宋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 契嵩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弘治刊本《镡津文集》为底本,校以《宋四十名家小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镡津文集》尚有有明永乐刻本(藏湖南省图书馆)、万历三十五年嘉兴楞岩寺刻径藏本(藏武汉大学图书馆),其所载诗与弘治刊本同。

释契嵩的诗词全集、诗集(85首全)

  • 1.《同公济冲晦游天竺兼简呈伯周禅老宋朝·释契嵩爱此萧然松坞深,诗流邀我此相寻。苍茫寒日才开雾,叆叇浓云又结阴。安石放怀还剧赏,皎然乘兴合清吟。主人勤驻禅扉宿,况值梅香正满林。
  • 2.《山舍晚归宋朝·释契嵩薄暮还精庐,徐行无所并。日入月还清,山空水更静。彷佛闻疏钟,翛然在西岭。寄语高世流,来兹谢尘境。
  • 3.《寄承天元老宋朝·释契嵩清散年来事益閒,不论林下与人间。禅心至了非喧静,默客何妨更往还。奇石清轩增胜趣,流泉碧座照衰颜。支形脱略时机甚,应笑归来别买山。
  • 4.《题径山寺宋朝·释契嵩翠拔群山外,连天势未休。云迷飞鸟道,雨出古龙湫。僧在深云定,香和杳霭浮。人间游不到,台殿自清秋。
  • 5.《古意·其四宋朝·释契嵩堪笑浮云高,凌虚翳日星。宁作兰蕙幽,草中自芳馨。自足乃天分,未需尔虚灵。掩翳之所恶,胡为久亭亭。古为旷达士,浪迹多晦暝。山林惜长往,藏用亦藏形。愚谷不可及,窅然...
  • 6.《著书罢思南还复会客自番禺来因赋此诗宋朝·释契嵩平昔著书今粗毕,南还终欲隐罗浮。初春况遇故乡子,终夜更誇沧海游。但贵羊城风物好,岂辞梅岭路歧脩。应须相与葛洪辈,抗迹山林送白头。
  • 7.《新岁连雨不止因寄公济兼简贤令强公宋朝·释契嵩寒郊才喜岁华新,景物阴阴又一旬。云带天低垂压野,雨藏春昼暗迷人。宁愁灯火妨明月,却叹诗家惜令辰。陶令而今卧江国,倚楼吟望更谁亲。
  • 8.《湖上晚归宋朝·释契嵩人间薄游罢,归兴寻旧隐。春岸行未穷,夕阳看欲尽。岚光山际淡,天影水边近。自怜幽趣真,清吟更长引。
  • 9.《遣兴三绝·其三宋朝·释契嵩去年聊驻江头寺,今寄林僧岩下扃。莫谓此身无定迹,人生都类一浮萍。
  • 10.《自赠宋朝·释契嵩静坐还看竹,閒行亦合樵。道心应有在,生事合无憀。客去清谈少,年来白发饶。漫将支遁笔,閒且赋逍遥。
  • 11.《感遇九首·其六宋朝·释契嵩冠盖何处客,凌云意气骄。旦旦趋双阙,冲冲过渭桥。金珂云外响,画烛月中烧。缥缈行天路,升腾在玉霄。如何区宇内,顿与人间遥。长拂罗裳去,明光殿下朝。一俯复一仰,荣多...
  • 12.《感遇九首·其九宋朝·释契嵩悠然严子陵,远大寥廓器。故人贵为君,白驹要不至。耽闲恋渌潭,高超弄芳饵。青山汎白云,万古寄高意。侯霸不知道,初亦嫌傲志。何事卑王侯,其心越天地。因悲娄护辈,故为...
  • 13.《清溪宋朝·释契嵩勿谓清溪清,长如镜初洗。须防苟容物,污尔清到底。
  • 14.《南涧傍游戏呈公济冲晦宋朝·释契嵩相引朝来碧涧傍,山林雪尽水流长。未应惊鸟下苔岸,先共观鱼跨石梁。日淡沙寒鸥自聚,岁阑春入草含芳。鲍昭汤老须同咏,何必人间万事忙。
  • 15.《郎侍郎致仕宋朝·释契嵩平时独高谢,道胜欲韬光。白发辞明主,青山恋故乡。药畦容鹤到,吟径恐云藏。更爱禅林卧,时来拂石床。
  • 16.《三高僧诗(并叙)·霅之昼能清秀宋朝·释契嵩昼公文章清复秀,天与其能不可斗。僧攻文什自古有,出拔须尊昼为首。造化虽移神不迁,昼公作诗心亦然。上跨骚雅下沈宋,俊思纵横道自全。禅伯修文岂徒尔,诱引人心通佛理。...
  • 17.《寒食日雨中宋朝·释契嵩漠漠行云晴复阴,野花垂湿晚沉沉。游人莫怨天多雨,况在东皋春已深。
  • 18.《嘉公济冲晦见访宋朝·释契嵩数曲青溪山数重,山深日暮已鸣钟。忽闻行客门前语,来觅幽人林下踪。初接风流殊历落,更张灯火倍迎逢。不须便去疑无待,已有黄粮在宿舂。
  • 19.《同公济宿天竺寺赋闻泉宋朝·释契嵩几晏林间宿,初闻况夜晴。漱寒醒客梦,飞响应山鸣。深涧松风静,幽人石室清。谁人能为我,写此入琴声。
  • 20.《次韵无宋朝·释契嵩载命还高让,知君所趣深。青山当隐处,白发欲栖心。更俟逢梅雨,何妨过虎林。潺湲合涧水,六月足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