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曲代表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诗词全集、诗集(3193首全)

  • 741.《泗州过仓中刘景文老兄戏赠一绝·即聚伏波米宋朝·苏轼即聚伏波米,还数魏舒筹。应笑苏夫子,侥幸得湖州。
  • 742.《浣溪沙·方响宋朝·苏轼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 743.《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宋朝·苏轼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 744.《定风波·与客携壶上翠微宋朝·苏轼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 745.《菩萨蛮·峤南江浅红梅小宋朝·苏轼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 746.《附江南本织锦图上回文原作三首·红手素丝千字锦宋朝·苏轼红手素丝千字锦,故人新曲九回肠。风吹絮雪愁萦骨,泪洒缣书恨见郎。
  • 747.《送张天觉得山字宋朝·苏轼西登太行岭,北望清凉山。晴空浮五髻,晻霭卿云间。余光入岩石,神草出茅菅。何人相指似,稍稍落人寰。能令坠指儿,虬髯茁冰颜。祝君如此草,为民已恫瘝。我亦老且病,眼花...
  • 748.《月兔茶宋朝·苏轼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 749.《游灵隐寺戏赠开轩李居士宋朝·苏轼推倒垣墙也不难,一轩复作两轩看。若教从此成千里,巧历如今也被谩。
  • 750.《观子玉郎中草圣宋朝·苏轼柳侯运笔如电闪,子云寒悴羊欣俭。百斛明珠便可扛,此书非我谁能双。
  • 751.《秋日寄友人宋朝·苏轼柳条风暖会吟时,林下池边屐齿移。别後过从更疏懒,暮蝉嘹乱不胜悲。
  • 752.《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宋朝·苏轼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 753.《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宋朝·苏轼梦觉真同鹿覆蕉,相君脱屣自参寥。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狂似次公应未怪,醉推东阁不须招。援毫欲作衣冠表,盛事终当继八萧。(唐萧氏自瑀及遘八宰相。)闭户端...
  • 754.《和王晋卿题李伯时画马宋朝·苏轼督邮有良马,不为君所奇。顾收纸上影,骏骨何由归。一朝见萦策,蚁封惊肉飞。岂惟马不遇,人已半生痴。
  • 755.《八阵碛宋朝·苏轼平沙何茫茫,仿佛见石蕝。纵横满江上,岁岁沙水啮。孔明死已久,谁复辨行列。神兵非学到,自古不留诀。至人已心悟,后世徒妄说。自従汉道衰,蜂起尽奸杰。英雄不相下,祸难...
  • 756.《病中游祖塔院宋朝·苏轼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 757.《赠李兕彦威秀才宋朝·苏轼魏王大瓢实五石,种成濩落将安适。可怜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先生少负不羁才,从军数到单于台。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夜逢怪石曾饮羽,戏中戟枝何足数。...
  • 758.《和王定国宋朝·苏轼离歌添唧唧,古曲拟行行。不作相随燕,空吟久住莺。瞢腾君上马,寂寞我回城。明日东门外,空舟独自横。
  • 759.《答晁以道索书宋朝·苏轼阅世真难记,如公自不忘。其于书太简,正以懒相妨。
  • 760.《梦中赋裙带宋朝·苏轼百叠漪漪风皱,六铢纵纵云轻。植立含风广殿,微闻环佩摇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