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桢立(1890-1952),字庚甫,号绍周,又号馀习居士,曾得秦权,故其书室名曰“宝权宝”,湖南长沙人,民国时期著名学者、词人、书画家。家世以科第阀阅名于世,祖父棻,字芸渠,道光翰林,为岳麓书院长逾二十年;伯父树铭,字寿蘅,亦道光翰林,官至尚书;父树钧,字叔鸿,以得王献之鸭头丸帖,而名其书室“宝鸭斋”,咸丰举人,光绪初官户部,旋侍御史,外放为广西、安徽道台,署理江南布政使,工书法,精鉴赏,著有《宝鸭斋集》、《宝鸭斋题跋》、《宝鸭斋法帖》、《宝鸭斋金石拓存》等,有子七人,徐桢立行六,故人皆称之为徐六先生。其聪颖绝伦,学识渊博,以书名于时,善为诗词骈赋,旁逮篆刻,无不精能。抗日战争时避寇湘南,曾以土产芦苇代笔,书擘窠大字,气势磅礴;又以蔗余作画,别饶意境,有脱去笔墨畦町之妙。平生治学严谨,通经史子集及古文字学,尤深研宋明儒先理性之学,博观约取,以蕺山刘氏为归。曾教授于湖南大学中文系,讲授词章理学,多士翕然宗之。抗战胜利后,湖南省筹修省志,成立湖南省文献委员会,被聘为委员,分掌文史考古工作,建国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及湖南省政府参事兼湖南省文史馆馆员。著有《馀习盦稿》《馀习盦楷则》《九疑木石吟》《丽辞景旧》等,又主修《宁远县志》《道县县志》。

徐桢立的诗词全集、诗集(76首全)

  • 61.《己卯元日试笔清朝·徐桢立彩胜桃符看剪裁,客中颜为得朋开。已安皂帽随缘住,稍喜青春作伴来。鲸海倘教颓浪息,燕梁还试暖风催。迂生不恨知非晚,认取新机眼底回。
  • 62.《伏暑留道州逾月仍旋宁远二首·其二清朝·徐桢立搜剔残砖问竹枝,相看无益遣生涯。屠龙枉费千金学,刻凤聊为一笑资。翠墨拓文评点画,碧萌吹箨辨妍媸。悬知后夜秋堂雨,赏会人来定我思。
  • 63.《饮陈氏园赏菊遂访明雷巡抚墓在蔓草中清朝·徐桢立累月秋晴扑面埃,颇闻行汲为霜荄。一官正与营三径,久客何期见两开。尘外幽闲元有境,尊前激宕莫论才。请看异代功名手,寂寞雷坟半草莱。
  • 64.《何君特循旧岁自辰溪以诗见寄比闻入蜀次韵奉怀清朝·徐桢立赭山秋尽蔽秦灰,酉室曾闻避地来。羿彀转多贤子幸,郫筒知为老翁开。游遨锦水连巫峡,声气同岑有异苔。此日殊方吟草木,定添新句觅桤栽。
  • 65.《李君肖聃旧岁自辰溪以诗寄忆次韵奉和清朝·徐桢立名园曲曲雨连空,别后云罗札偶通。谁话坡公疑海外,我知冉相得环中。怀人旧对山阴雪,琢句新寻正始风。今日江天又寒节,还从二酉望泠东。
  • 66.《操觚清朝·徐桢立操觚兀兀到更残,多难微生敢即安。饭饱岂无些子事,书成聊作等闲看。据鞍短后惭身手,照坐长檠负绮纨。从笑杨云甘寂寞,未烦豪气洗儒酸。
  • 67.《飙车清朝·徐桢立弱水飙车下汉京,寿陵曾效紫云征。那知东亩连齐境,不遣南风竞楚声。大错六州伤铁铸,严关百道失金城。泥沙敢为锱铢惜,同轨何由见太平。
  • 68.《盘园寄欧阳永叔撰书周太常尧卿墓表拓本赋此为谢二首·其二清朝·徐桢立自古湘州接吉州,森然碑版竟难留。梅溪百绕寻都遍,却放桃川出一头。
  • 69.《寄答杨遇夫辰溪·其二清朝·徐桢立冠雀堂前或起予,杜鹃桥下早回车。梦魂忍熟曾游地,岁月贪增所著书。客邸昌昌春自到,膏檠兀兀夜何如。东还好待修桑果,要引诸孙戏绕裾。
  • 70.《管城二妙·其一·芦帚清朝·徐桢立人生面不同,心画亦殊状。细矜蝇头工,大诩擘窠张。楚材饶栋梁,榜联亦何壮。徵题到衰拙,顾视愁惝恍。谁能霜兔毫,鼓臂投寻丈。芦帚悬坐隅,缚束出圆样。穗长黄似须,花落...
  • 71.《开岁六日宁远北乡道中二首·其二清朝·徐桢立菜陇青黄瓦舍横,炊烟不动午鸡鸣。峰如废塔当霄立,石似群羝上坂行。是处山川有淳朴,旧时箫鼓忆承平。春星澹后诗坛冷,惆怅朱弦又绝声。
  • 72.《寿盘园六十清朝·徐桢立君年五十来通都,醉墨看草军中书。樊南西六括州字,变化竹石攒枯株。今年六十隐钴鉧,岚翠射几铺签厨。村游偶与樵觅径,社散不用人相扶。六年前夏忆避地,空堂使我从安居。...
  • 73.《罗汉竹杖清朝·徐桢立磊磊手中持,皮空骨相奇。休夸作经笥,讵解合时宜。击许香严悟,飞堪慧远随。仗君烦恼断,行脚更无疑。
  • 74.《寿欧阳旭初母七十清朝·徐桢立老福端闻里党夸,稀龄流庆正无涯。种萱看起三重阁,画获教兴六一家。七宝糜调村腊近,五纹丝向帨辰加。举杯试近梅花酿,笑对南山是紫霞。
  • 75.《斑竹杖清朝·徐桢立剔苔嶷岭上,雾隐觑团团。晕湿三千岁,圆抡几百竿。出衫疑蝶聚,印指较螺寒。欲识贞妃恨,髯龙变化看。
  • 76.《郊游板栗园四首·其四清朝·徐桢立岭绝疑无路,樵归日渐曛。竹方坚可杖,芝老大如云。斸畏山灵觉,奇从富媪分。最劳盈把赠,衣翠点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