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的诗词曲代表作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旋归里,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一生勤于文章文双绝,书艺亦佳。著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卷。

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文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姚鼐的诗词全集、诗集(455首全)

  • 221.《赠释妙德尝作老子疏者清朝·姚鼐上人杭越秀,携笠到江边。宴坐苔生地,谈空花雨天。道场随里舍,法性寄诗篇。了悟无人相,何妨解又玄。
  • 222.《题僧照清朝·姚鼐 少通轻侠老如冰,禁兄蒲团学小乘。閒说秣陵前日事,只疑元是六朝僧。
  • 223.《雨夜清朝·姚鼐 秋馆虫吟出草根,倚窗尘榻一镫昏。潇潇半夜龙江雨,知有寒潮又到门。
  • 224.《见诸君作莫愁湖棹歌戏拟四首·其一清朝·姚鼐 繁华才过即千春,遗迹荒寒任水滨。复送酒船歌板至,那知中有断肠人。
  • 225.《夏昼斋居三首·其二清朝·姚鼐望道苦弗见,安敢轻为言。大哉天地化,示人初不烦。物表时一遇,忽又汨其源。孤生千载后,属念祇弗諠。客从茅山来,教我默自存。服气至万息,顾见天地根。多谢丈人意,求生...
  • 226.《秦帝卷衣曲清朝·姚鼐池水生青蒲,枝叶自相扶。水绿平如故,池上蒲成树。秦关百二氐王才,麾剑风云万里来。图籍河西收四郡,旌旗邺下宴三台。燕姬赵女颜如玉,辇入殽函贮金屋。阁道春游度渭南,...
  • 227.《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三十二韵清朝·姚鼐衡岳群舒地,横江六代都。风烟通上下,民俗别荆吴。驻节方从化,移辕有待苏。生申元四国,借寇岂私吾。白下公初莅,黄中信早孚。从容文礼乐,谈笑奠江湖。小察羞誇智,吁猷...
  • 228.《始驾马者反之清朝·姚鼐骧首气昂然,良驹奋欲先。未经衔勒惯,敢在轸衡前。转使双轮过,才教一辔牵。望尘看后轾,开道异先鞭。熟听鸾和响,时从辙迹旋。柔心方受禦,如舞遂无愆。超母才非抑,驰云...
  • 229.《题陈嵇亭工部鹤桂门图清朝·姚鼐编篱植援桂为门,中置藜床道自尊。纵使淮南好仙术,淹留无计致王孙。
  • 230.《道院素食对牡丹观前贤遗墨数幅·其一清朝·姚鼐碧玉根镵白玉脂,惊雷一夜出金芝。春蔬故胜鸡豚味,不为寒酸菜肚宜。
  • 231.《送曹效伯司务归里清朝·姚鼐觚棱回首暮云空,拂袖归途似御风。解厌奔趋将虎子,定似喜怒为狙公。故人长揖都亭外,新月多情沧海东。行上成山浥天碧,早知蓬阆落杯中。
  • 232.《吊朱二亭清朝·姚鼐吾年垂七十,四海故人少。东望每思君,如立云霞表。往昔朱子颍,豪才起燕赵。向我道君才,五言几谢朓。子颍贫无食,子亦家集蓼。相从邗沟曲,吟和觞清醥。我时隔京师,想见...
  • 233.《邓尉清朝·姚鼐盛衰人事总无常,邓尉梅枯半作桑。赖有山川长不改,倚栏依旧见渔洋。
  • 234.《寄友清朝·姚鼐千仞青岩万壑云,辞家藤杖谒匡君。玉箫吹处非人世,江上秋风偶一闻。
  • 235.《将会梦楼于摄山道中有述清朝·姚鼐太平门外雨初晴,又听新蝉第一声。转毂年光逢小暑,夹第天气似清明。山云近作迎人态,僧院归如返舍情。未死故人重执手,举看藤杖一枝轻。
  • 236.《次韵同年蒋澄川见怀澄川去夏皖中贻诗今夏始达清朝·姚鼐江北江南两岫云,从风偶聚又披纷。锄犁久分终南亩,陇隧今传誓右军。难得经年通尺素,况期千里合离群。相望都似秋林叶,澹倚寒山挂夕曛。
  • 237.《谢陈勤斋方伯馈纸清朝·姚鼐已震戎韬靖阻遐,又瞻弭节泽江涯。游思竹素真馀事,分乞溪藤贲物华。身愧词人居楚国,腕嫌饿隶出严家。安能泚笔形周翰,会见褒书降草麻。
  • 238.《八月十四日与胡冠海左叔固张禔乔秦楘共于双溪观月清朝·姚鼐万松堤俯石潭深,挈榼携筇更一寻。月自峰头开碧宇,人更露下坐青林。归樵寂寂时穿径,凉吹萧萧每入襟。胜地良宵何所语,水流山峙总无心。
  • 239.《东梁山僧舍清朝·姚鼐津涛行复滞,峡嶂路还缘。石壁凌江阁,风林隔浦船。鹘盘崖树侧,㹠出浪花巅。往迹无俦伴,春阴弥悄然。
  • 240.《乌江阻风清朝·姚鼐金陵如咫尺,牛首在船窗。棹往弥求速,波来未可降。急风吹白雨,薄暮泊乌江。镫火连樯底,潇潇杂语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