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的诗词曲代表作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赵光义的诗词全集、诗集(521首全)

  • 121.《逍遥咏·交结从头有顺违宋朝·赵光义交结从头有顺违,方知协和散若云飞。超凡入圣含金体,抛弃迷蒙挂紫衣。细认消停无远近,分明意外隐玄机。相逢配偶为闲事,谁解调持得一归。
  • 122.《逍遥咏·谁知学道本来真宋朝·赵光义谁知学道本来真,铅汞噗媒最好亲。非是虚传经岁月,自缘无识探龙津。初凝白云堪可贵,解点黄金妙入神。术数催驱依造化,老颜改作后生人。
  • 123.《逍遥咏·探玄何妙理宋朝·赵光义探玄何妙理,元化得均匀。去住分明纪,终期远大亲。物华堪赏咏,离挠最名珍。碧落翻霞彩,千秋不老春。
  • 124.《逍遥咏·神仙不死几人存宋朝·赵光义神仙不死几人存,欲界从头是可谕。真实自然归至理,狂颠逢见道须尊。分明记取依经典,消息临时度晓昏。四叙推迁由反覆,唯占日月顺乾坤。
  • 125.《逍遥咏·金鼎精须炼宋朝·赵光义金鼎精须炼,华池水火红。坎离能匹配,男女自相逢。曩劫知因果,生前道不穷。若修方寸是,发意便周通。
  • 126.《逍遥咏·志节还难得宋朝·赵光义志节还难得,刚柔说是非。秋霜明至道,春日丽光辉。桂影芳红树,馨香入紫微。无穷天地理,语默自依依。
  • 127.《逍遥咏·人间天上尽修行宋朝·赵光义人间天上尽修行,七宝山高混太清。玉树玄珠明照室,命根悟者转增盈。
  • 128.《缘识·紫陌红尘里宋朝·赵光义紫陌红尘里,贪名利好争。世情皆扰攘,大道甚纵横。弦直终无曲,心邪自不平。若能如遂意,复学法先生。
  • 129.《逍遥咏·时人不识理深玄宋朝·赵光义时人不识理深玄,细意精修被业牵。幻化杳冥随物性,虚无岂是乱相迁。龙飞入位真堪仰,虎伏休闲有自然。洞里烟霞何缥缈,神仙景致没休年
  • 130.《缘识·天地为炉我自知宋朝·赵光义天地为炉我自知,人无远虑必生疑。功夫未至劳悬想,境外声闻不改移。机巧岂逢容易得,是非终究欲何之。思量大海深渊理,光阴虚度影参差。
  • 131.《逍遥咏·灵药从来隐圣机宋朝·赵光义灵药从来隐圣机,何人得达到玄微,真空入有皆知实,运化功能到者稀。汞里金牙堪可重,炉中白雪共含辉。勿令阴气侵阳位,走作丹砂赫弈飞。
  • 132.《缘识·出利祛烦恼宋朝·赵光义出利祛烦恼,红尘拂道衣。悟来持一念,尊大默玄机。
  • 133.《逍遥咏·岂将容易话长生宋朝·赵光义岂将容易话长生,辛苦徒劳业未精。安肯便教贪上得,先须礼让后纯诚。绛霄音旨人难解,白雪消停竖有横。象外仙山诸境趣,若非修炼蹑三清。
  • 134.《缘识·炎天收已去宋朝·赵光义炎天收已去,凉气触幽襟。稽古看书罢,时听一弄琴。
  • 135.《缘识·露含千滴沥宋朝·赵光义露含千滴沥,幻化杳无迹。心重一时间,寸阴堪可惜。明根生惠性,德行多饶益。掌握骊龙珠,纵横不改易。浮生在眼前,海变黄沙碛。万里似闲云,天高难障隔。春来又复秋,正自...
  • 136.《缘识·初分上下顺阴阳宋朝·赵光义初分上下顺阴阳,草木浮生地久长。日月星辰随大道,天心便是法中王。
  • 137.《缘识·修心慕道入玄机宋朝·赵光义修心慕道入玄机,方便门停次第依。种性莫教拘执定,因缘去住不相违。离他少欲阴功积,淡薄深来绝是非。浮世利名常逢遣,真空妄想一时归。
  • 138.《缘识·恤刑遍空於囹圄宋朝·赵光义恤刑遍空於囹圄,八面调顺兴时雨。我且惭无及物功,哀哉狱讼经炎暑。清凉坐起受官荣,几许能仁善规矩。倏忽从天降下来,滂沱敢望如斯睹。预丰苗稼瑞三秋,有感秘通消灾苦。
  • 139.《缘识·形影随人得宋朝·赵光义形影随人得,精修道不迷。研穷深理路,造化隐端倪。云引龙吟穴,风生虎啸溪。少知愚岂解,南北与东西。
  • 140.《逍遥咏·丹丘雾彩好林峦宋朝·赵光义丹丘雾彩好林峦,尽是天宫不死仙。常与神人为窟宅,能兴风雨秀山川。溪头云出摇红叶,谷口村稀伴碧烟。题品洞门房密秘,隐藏踪迹恐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