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绀绾双蟠髻

词牌名南歌子|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绀绾双蟠髻,云欹小偃巾。轻盈红脸小腰身。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
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蓬山才调最清新。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

猜您喜欢

  • 1.《杨柳枝·桃源仙子不须夸唐朝·司空图 桃源仙子不须夸,闻道惟裁一片花。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 2.《题传舍宋朝·张唐英先帝昭陵土未乾,又闻永厚葬衣冠。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
  • 3.《重九日宴临漳亭宋朝·綦崇礼九日追欢异昔年,强随时节到层巅。俯观殊俗身如客,平瞰丹霄势欲仙。故国伤心沧海外,行朝倾首碧云边。兴阑酒罢催归驭,四面岚光合暮烟。
  • 4.《寄黄士谦元朝·刘叔远放歌出东村,思弄山上雪。清风吹湖波,惊散波上月。美人载美酒,举棹摇秋霜。把酒劝青天,青天忽盈觞。扬帆挂白云,鸥鹭同飞扬。歌罢一长啸,忽然江水长。怀君不可见,流恨...
  • 5.《东王公哀十首·其二明朝·李江古木重阴偶蔽时,回头百事与前移。西风吹断游仙梦,细雨寒生失偶思。称寿笑携鹦鹉盏,栖身盟共凤凰枝。一场春梦知何处,古木重阴偶蔽时。
苏轼的诗词曲代表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