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银烛将残

词牌名永遇乐|朝代:宋朝|作者:晁补之|
银烛将残,玳筵初散,依旧愁绪。醉里凝眸,娇来纵体,此意难分付。怜伊只似,风前轻燕,好语暂来还去。重楼静,珠帘休下,待扫画梁留住。
青娥皓齿,云鬟花面,见了绮罗无数。只你厌厌,教人竟日,一点无由诉。如今拚了,萦眠惹梦,没个顿身心处。深诚事,骖鸾解佩,是许未许。

猜您喜欢

  • 1.《念奴娇·天南地北明朝·施耐庵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
  • 2.《后庭花·越罗小袖新香蒨五代·毛熙震越罗小袖新香蒨,薄笼金钏。倚栏无语摇轻扇,半遮匀面。春残日暖莺娇懒,满庭花片。怎不教人长相见?画堂深院。
  • 3.《普和寺明朝·王嗣奭苦竹牛羊径,江干到竹扉。一松留晚照,万雀诉朝饥。香蚀炉中篆,苔乾石上衣。僧言贫亦好,过客近来稀。
  • 4.《赠灵岩元长老·其二宋朝·陈一向證明台上玉炉烟,童子生云不计年。对面飞桥架丹壑,此中别有一家山。
  • 5.《颜子·其二宋朝·彭汝砺高才独立圣人门,千载巍巍道愈尊。试读尘编问遗事,终身不及百馀言。
晁补之的诗词曲代表作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