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吴门寄家书

词牌名阮郎归|朝代:清朝|作者:项鸿祚|
阖闾城下漏声残,别愁千万端。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
无一语,只加餐,病时须自宽。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阑。

猜您喜欢

  • 1.《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唐朝·柳宗元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 2.《月云高明朝·王玉峰神魂缥缈。悠悠向谁靠。你含却悽惶泪。沉沉向谁告。我那儿。昨日呵命乏丝毫。今日事都难料。你缠死之后。那痛苦还知否。怎生受黄泉道。瞑目昏昏这几宵。白日阴阴在何处着。
  • 3.《石佛寺明朝·王弘诲兜率岩前开宝刹,辟支洞里现文殊。青山不尽空中相,明月长悬顶上珠。
  • 4.《澧州群贤堂记并歌·其七宋朝·刘子澄鹤书贲兮林丘,假截径兮予羞。曳杖兮长歌,清风宾兮明月友。云山兮未改,羌何日兮公游。
  • 5.《河上寄山史清朝·王士祯前年君往兰溪道,金华洞中拾瑶草。传来八咏似休文,爱玩新诗愁绝倒。华阴古道接弘农,一望秦山深万重。遥看青壁孤云起,知在西南第几峰。
项鸿祚的诗词曲代表作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兹意了生平”。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