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周氏,号得趣居士,其夫丁宥(字基仲),钱塘人。周氏为其妾。这是一首和词,表达了思夫的愁情。
上片
写景。开头“
画楼卷帘翠”一句,点出词中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全词所描绘的春景,均在画楼卷帘时
所见。一个“卷”字,写出女子在画楼内的动作,也暗示了她的盼春、惜春之情。“翠”字是卷帘后所见春景的第一印象。“正
柳约东
风,摇荡春霁”是人在画楼内所见的
春风骀荡,
杨柳依依的景色。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柳”与“东
风”都赋予
生命,似乎
杨柳邀请徐徐
东风,吹出了一个春的世界。“摇荡春霁”是东风把
春天摇荡得
云消
雾散,天和日丽。“霁”本指
雨晴,后引申为
风雨晴,
云雾散。“缃桃
雨才洗”三句,写
春雨淋
春花。那绵绵
春雨洗涤着绿树红
花,好像
美女在宝镜前巧梳妆匀黛粉。“缃桃
雨”写
雨散在红
花绿叶上,分外鲜艳明丽。“缃”本为桑,引申为嫩叶的黄绿色。“云偏髻子”三句,写画楼中女子仰看双燕入巢的情态与内心活动。她仰看双燕入巢,云髻偏了,头钗坠了,可见仰视梁燕
时间久长而入神。“羞看燕垒”描写女子内心情感:
燕子尚且双栖双飞,而自己却独宿画楼,这怎不令人“羞”杀!“梁”是物居中而拱者,这里指发钗别棍。“最堪怜”三句,说在姹紫嫣红的
春天,台阶上早有落红片片。这既是写春
雨后红花飘落的景色,更是自喻。词人是丁宥小妾,另居别室,当然有红粉自怜之叹。
下片“闲记”二字,引出回忆。当年他们一起“琴弹古调,曲按清商”过着欢乐的
生活,而现在早已不复存在。“旧年时事”四句,词人感慨说:过去美好的回忆,都成了
屏风中的画,可望而不可即;
思念夫婿的锦书,也只能“梦中寄”了,这平淡的话语带出多少寂寥忧郁。眼前虽是一片浓郁的
春色,然词中人也只能感叹不已了。“午酲初解”二句,写画楼女子只好以
酒消愁,然而酒醉刚解,再浅浅一酌依然又醉了。“依然又醉”几字,突出了内心忧闷。“酲”(读chéng)酒醒后所感觉的困惫如病的状态。结句与词中人依傍阑干,怯寒倦懒的百无聊赖之状,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内心苦闷怅惘之情。
《
瑞鹤仙》有16体,
双调,有100字、101字、103字之别,前后段句数不等,押韵句不一。本首用102字,前段11句,7仄韵,后段11句,6仄韵体。全词以铺叙手法揭示主旨。上阕主要
写景,下阕写人事。上阕以
春风骀荡,杨柳依依,
春雨如醪,燕燕于飞的盛景,层层铺垫,为词中人物的孤寂、惆怅起了很好的反衬作用。而“片红飘砌”的景象,又与词中人物作了类比、映衬。下阕主要写人事,既有
往事的回忆,又有眼前
饮酒消愁,醉倚阑干的情状描写,这些铺叙突出了人物,加深了主旨。 (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