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欲了无生妙道

词牌名西江月|朝代:宋朝|作者:张伯端|
欲了无生妙道,莫如自见真心。真心无相亦无音。清净法身只恁。此道非无外有,非中亦莫求寻。二边俱遣弃中心。见了名为上品。

猜您喜欢

  • 1.《明良诗·其六元朝·吴当侃侃开府,尚德象贤。承厥父祖,佛时仔肩。
  • 2.《命子归乡元朝·徐孜扁舟载月下沧浪,收拾清风满布囊。醉眼独嫌天地窄,归心犹恨道涂长。斯文老我狼忧狈,苛政驱人虎逼羊。子去我留情罔极,倚门终日泪相望。
  • 3.《灵岩十二景·其六·绝景亭宋朝·释仁钦四顾林峦似列屏,一源流水响泠泠。游人到此忘归去,名称虚堂绝景亭。
  • 4.《云林读书所元朝·刘绍层石屹青冥,悬藤施乔木。岚光杂云气,迢递起中谷。若人志肥遁,山崦宜卜筑。时闻纵经史,展卷乐幽独。琴清月当几,雨过泉漱玉。鸣鹤忽以闻,天风激林麓。因怀武夷棹,雪涨...
  • 5.《雨中送陈祭酒作迎送曲·其一明朝·李时勉迎君雨如丝,送君雨如注。如此风雨中,今宵宿何处。
张伯端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