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修行学道

词牌名蓦山溪|朝代:元朝|作者:王哲|
修行学道,切莫凭婴姹。只是这些儿,把尘俗、般般不惹。自然萧索,寂寞与他依,餐残饭,著粗衣,饱暖休相舍。常从坦荡,守养身躯假。闲里得真闲,觉清凉、惺惺洒洒。暗中功行,直待两盈盈,灵明显,做逍遥,师父看来也。

猜您喜欢

  • 1.《挽歌唐朝·不详红轮决定沈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
  • 2.《步蟾宫·秋夜明朝·王翃吟魂未敛黄昏静。独据高秋谁与并。斜穿帘影月心偏,仰受露华花面正。深林萧飒风还作。生逼衣襟凉不薄。侧看山鬼逐流萤,啸摘寒蕉空处扑。
  • 3.《送陶子源巡检之桂阳元朝·张师愚韔弓南适桂阳城,武事还资艺苑英。地远夷徭皆向化,时清桴鼓不须鸣。坛山积翠馀仙迹,湟水飞湍想汉兵。到日登临成胜赏,好将风景寄吟情。
  • 4.《题京江鲍氏三女史诗合稿清朝·包兰瑛璇闺三秀冠当时,赋茗才华并擅奇。韵洽埙篪成合璧,光辉花萼缀连枝。清娱楼阁开诗境,绿饮山堂醉酒卮。更有烟波同泛乐,雁行鸥侣总相宜。
  • 5.《纪梦明朝·余继登相望潮水阔,相思潮水深。相思不相见,愁杀望潮心。
王喆,字重阳(1112~1170),中国金、元之际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即重阳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