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冤结·今丹阳下山权与陆仙作伴

词牌名解冤结|朝代:元朝|作者:王哲|
我行符水。公修药饵。一居山,一居*市。两处崇真暗相洽,即非彼此。无为漏、共成不二。扶风儒士。同为教旨。辟得正,上合天意。行满功成去蓬莱。却寻旧址。如今且、休言异寄。

猜您喜欢

  • 1.《正宫·金殿喜重重·秋思元朝·范居中[金殿喜重重(南)]风雨秋堂,孤枕无眠,愁听雁南翔,风也凄凉,雨也凄凉,节序已过重阳。盼归期、何事归未得?料天教暂尔参商。昼思乡,夜思乡,此情常独悒怏。[赛鸿秋...
  • 2.《渔浦躬师宋朝·沈辽江东江西多旧游,十载重来蓬鬓秋。多愧老师观自在,慇勤渡口送归舟。
  • 3.《众乐亭·其二宋朝·胡宗愈平芜十顷绿含烟,胜事兴衰已百年。岛榭漫随民意乐,溪山应喜主人贤。点妆野趣滩边鹭,彷佛妖容水上莲。日日流风转谣俗,棹歌长在钓鱼船。
  • 4.《太白桃花潭宋朝·杨杰桃花潭似武陵溪,太白仙舟去路迷。岸上踏歌人不见,年年空有鹧鸪啼。
  • 5.《送刘子臣明朝·沈鍊年少披裘隐中野,月光正射茅檐下。照见怀中五色毫,能图百战蒲捎马。
王喆,字重阳(1112~1170),中国金、元之际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即重阳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