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赋得睡起宛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为园次题帐额画幅

词牌名临江仙|朝代:清朝|作者:陈维崧|

西塞山前无六月,半间草阁临流。晚来都聚打鱼舟。

笛声四起,划碎一江秋。

猜您喜欢

  • 1.《南城宋朝·张秦娥坡头望西山,秋意已如许。云影渡江来,霏霏半空雨。长吟伐木诗,停立以望子。日暮飞鸟归,门前长春水。
  • 2.《益阳道中元朝·王钝山行将半载,两过益阳军。废宅消兵燹,荒田照夕曛。马冲松岭雾,鸟动竹溪云。心为陶甄迫,寒泉耳倦闻。
  • 3.《句·其十七宋朝·释祖可茅檐攲送晚,苔径曲邀春。
  • 4.《归至芙蓉沙明朝·何巩道舟路苍茫数里烟,风吹秋思晚凄然。十年故国人空老,一夜乡心月可怜。下濑船从波底起,临崖灯向树头悬。孤芦自古容鸥鹭,怪得哀吟到水边。
  • 5.《都下友人寄岕茶至明朝·沈守正故人怜我渴,千里馈云芽。轮囷离山早,封题带墨斜。课童炊活火,试水问浮花。不与当途饮,何须着毁茶。
陈维崧的诗词曲代表作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