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其三

词牌名醉太平|朝代:清朝|作者:项鸿祚|

朱颜醉酡,青衫泪多。一生闲里消磨,问人生几何。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宋朝·王安石数家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 2.《已亥杂诗·18清朝·龚自珍词家从不觅知音,累汝千回带泪吟。惹得尔翁怀抱恶,小桥独立惨归心。
  • 3.《题大中寺觉云师壁宋朝·沈辽老来情绪似秋烟,水畔林间不计年。世事纷纷何可较,城西寺里学参禅。
  • 4.《八声甘州明朝·王錂君王听告。他道那书生秽行。怎佐清朝。小生:寡人只爱他才学。净:纵区区一技。料他每只抵铅刀。你垂清空自勤三接。他遗臭难教冠百寮。听喧嚣。定不是谗口嗷嗷。
  • 5.《闻警·其二明朝·李之世先朝九镇列如棋,近代团营非昔时。遂使宵衣勤庙顾,更烦推毂命王师。秦城自合开天堑,燕将真能饮月支。见说飞符招募急,绝怜荷戟尽疮痍。
项鸿祚的诗词曲代表作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兹意了生平”。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