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一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清朝|作者:项鸿祚|

惯把横陈恼谢娘,儿家生小住潇湘。虚名赚杀楚襄王。

猜您喜欢

  • 1.《双调·蟾宫曲·丽华元朝·卢挚叹南朝六代倾危,结绮临春,今已成灰。惟有台城,挂残阳水绕山围。胭脂井金陵草萋,后庭空玉树花飞。燕舞莺啼,王谢堂前,待得春归。
  • 2.《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宋朝·晏几道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 3.《和王景亮席上宋朝·刘跂儿曹付汝莫相关,来伴诗翁作醉颜。花似有情怜客老,竹应无意惜春还。已凭玉麈消炉篆,不怕金轮照屋山。尊俎重开定何日,北溪流水正回环。
  • 4.《灯夕杂咏·其四明朝·伍瑞隆九夜渐晴天渐光,十一月华明似霜。纷纷弦管踏灯去,陌上绮罗空断肠。
  • 5.《题画明朝·佘翔千山历历水悠悠,江上风来六月秋。最爱沧浪堪濯足,柳阴系著木兰舟。
项鸿祚的诗词曲代表作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兹意了生平”。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