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十八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清朝|作者:项鸿祚|

虚说卢家白玉堂,可怜三十六鸳鸯。谁将消息报王昌。

猜您喜欢

  • 1.《望庐山瀑布二首唐朝·李白其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潈射,...
  • 2.《山中苦雨·其一明朝·王渐逵草暗松关樵迹稀,溟濛山色障重帷。行人不答中原望,尽向芳岩带雨归。
  • 3.《凤庄八咏·其一·晴原眺处明朝·祁顺宿雨初收日丽空,兴来移步凤岗东。四围景物登临下,百咏诗情指顾中。老眼直穷天地远,閒心应与水云同。素翁此处真堪乐,不羡身乘破浪风。
  • 4.《秋夜怀用晦明朝·佘翔江皋无梦不相亲,忆汝难禁月色新。执辔彝门金结客,采芳湘水玉为人。书从千里来无恙,佩是双龙合有神。安得移家南浦上,小山日结桂丛邻。
  • 5.《雨中花·漫说海榴开遍了明朝·李雯漫说海榴开遍了,怎无缘、玉山一倒。写破狼毫,题残蚕纸,总为愁人道。庭院深深晴昼好,奈相思、梦儿不到。反插牙签,倾倒花里,只是闲烦恼。
项鸿祚的诗词曲代表作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兹意了生平”。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