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其四

词牌名齐天乐|朝代:清朝|作者:项鸿祚|

画眉唤客停船暮,空祠尚临寒渚。络径藤荒,支亭石断,茆屋两间谁住?

羊裘在否?算如此青山,尽容渔父。剩我闲来,绿尊聊为酹芳醑。

猜您喜欢

  • 1.《宣府逢立秋清朝·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
  • 2.《证无为·其二十一·太子赞二十七首唐朝·敦煌曲子孤山高万刃。雪岭入层霄。寒多树叶土成条。太子乐逍遥。
  • 3.《听松轩宋朝·焦千之山头未吐三更月,枕上惟间万窍风。疑是怒涛声不敢,夜深飞雨过寒空。
  • 4.《西山仙迹岩宋朝·杨杰功鍊三千满,手持白玉圭。出尘举天步,踏石上云梯。物外踪长在,人间路自迷。只因从此去,曾过越王溪。
  • 5.《雨入浈阳峡清朝·王士祯野泊开头早,重阴入峡寒。侧过钓鱼石,逆上牯牛滩。雨逼惊泷失,云从大壑看。十年经剑阁,转见路行难。
项鸿祚的诗词曲代表作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兹意了生平”。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