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其二

词牌名采桑子|朝代:清朝|作者:俞樾|

宵声并向宵来听,清是钟声。和是箫声。一样宫商两样声。

猜您喜欢

  • 1.《荐福寺(即戴叔伦故宅,今号戴公堤)宋朝·严粲石径秋痕苔藓深,谁将清气润脩林。戴公堤上古时月,几度凉宵照苦吟。
  • 2.《李运使赞宋朝·释德洪风度凝远,和气如春。绿发授道,精敏绝伦。名冠缙绅,挺然忠义。知国知兵,如唐陆贽。顷者天府,奉使江南。昼锦之荣,父老聚观。顿节西州,盗发江浙。提师百万,荡其窟穴。...
  • 3.《次张叔亨黄塘道中韵明朝·祁顺凌江滩下水,一派与天长。杨柳惊秋雨,芙蓉醉晓霜。越山云黯淡,京国路微茫。有客频翘首,丹心恋赭黄。
  • 4.《衡山道中明朝·吴允禄渐入衡阳境,溪山画不如。长桥危度马,仄径怕妨舆。岸转清流合,秋回古木疏。行行时问俗,花鸟傍輶车。
  • 5.《范涵辉过访明朝·沙明怪君多野兴,雨歇出寻僧。入梦随时是,探梅隔岁曾。夜寒春故浅,溪阔水新增。何限怀归去,西斋月挂藤。
俞樾的诗词曲代表作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