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敷媚·此身争比双飞燕

词牌名罗敷媚|朝代:近现代|作者:宁调元|

此身争比双飞燕,来是春深。去是秋深。犹自年年返故林。

猜您喜欢

  • 1.《阴阳书语唐朝·不详乔木先枯,众子必孤。
  • 2.《行者下火宋朝·释怀深汝幼入空门,方年二十五。须发尚未除,幼身今日去。脱下布直裰,休问温州路。
  • 3.《赠别驾王仁之明朝·申佳允藜光照映极星高,白社青山醉浊醪。滹水盈盈悬剑履,浚郊孑孑愧旌旄。骚坛久竖中原帜,宝气常涵别驾刀。何李沦亡春雪黯,乾坤同调属吾曹。
  • 4.《晋安馆中纪怀十首·其一明朝·佘翔片帆初度峡,一上钓龙台。睥睨三山出,辘轳万井开。披襟下白鸟,散发步苍苔。稍喜风尘静,谁当保障才。
  • 5.《梅花百咏·其三十一·全体呈露明朝·李江白玉堂前雨乍晴,分明雪外见云英。淡中有味却忘倦,画里虽灵无此情。草阁玲珑嫌俗眼,纱窗幽静了平生。天花落处轻无比,较却梅花落更轻。
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篇激昂悲壮,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